【內容導航】
實際執行的重要性
【所屬章節】
第二章 審計計劃——第三節 重要性
【知識點】實際執行的重要性
實際執行的重要性
(一)定義
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是指注冊會計師確定的低于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一個或多個金額,旨在將未更正和未發現錯報的匯總數超過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適當的低水平。如果適用,實際執行的重要性還指注冊會計師確定的低于特定類別的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一個或多個金額。
(二)考慮因素(關鍵詞)
(1)對被審計單位的了解(這些了解在實施風險評估程序的過程中得到更新);
(2)前期審計工作中識別出的錯報的性質和范圍;
(3)根據前期識別出的錯報對本期錯報作出的預期。
(三)選擇經驗值(關鍵詞)
通常而言,實際執行的重要性通常為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50%~75%。經驗值(較低或較高)的影響因素歸納如下。
接近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50%(較低)的情況,影響因素:
(1)首次接受委托的審計項目
(2)連續審計項目,以前年度審計調整較多
(3)項目總體風險較高,例如處于高風險行業、管理層能力欠缺、面臨較大市場競爭壓力或業績壓力等
(4)存在或預期存在值得關注的內部控制缺陷
接近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75%(較高)的情況,影響因素:
(1)連續審計項目,以前年度審計調整較少
(2)項目總體風險為低到中等,例如處于非高風險行業、管理層有足夠能力、面臨較低的市場競爭壓力和業績壓力等
(3)以前期間的審計經驗表明內部控制運行有效
相關推薦:
2021注冊會計師考試時間 | 準考證打印時間 | 注會考試科目
2021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模擬試題 | 注會考試資料 | 經驗技巧
歷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 | 注會考試大綱 | 考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