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4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9 頁:綜合題 |
5.甲公司生產A、B、C三種產品,三種產品共用一條生產線,該生產線每月生產能力為12800機器小時,目前已經滿負荷運轉。為使公司利潤最大,公司正在研究如何調整三種產品的生產結構,相關資料如下:
(1)公司每月固定制造費用為400000元,每月固定管理費用為247500元,每月固定銷售費用為300000元。
(2)三種產品當前的產銷數據:
項目 |
產品A |
產品B |
產品C |
每月產銷量(件) |
1400 |
1000 |
1200 |
銷售單價(元) |
600 |
900 |
800 |
單位變動成本(元) |
400 |
600 |
450 |
生產單位產品所需機器工時(小時) |
2 |
4 |
5 |
(3)公司銷售部門預測,產品A還有一定的市場空間,按照目前的市場情況,每月銷售量可以達到2000件,產品B和產品C的銷量不受限制;生產部門提出,產品B受技術工人數量的限制,每月最多可以生產1500件,產品A和產品C的產量不受限制。
要求:
(1)計算當前A、B、C三種產品的邊際貢獻總額、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額。
(2)計算調整生產結構后A、B、C三種產品的產量、邊際貢獻總額、甲公司每月的稅前利潤增加額。
【答案】
(1)產品A的邊際貢獻=1400×(600-400)=280000(元)
產品B的邊際貢獻=1000×(900-600)=300000(元)
產品C的邊際貢獻=1200×(800-450)=420000(元)
邊際貢獻總額=280000+300000+420000=1000000(元)
銷售收入總額=1400×600+1000×900+1200×800=2700000(元)
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1000000/2700000=37.04%
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額=(400000+247500+300000)/37.04%=2558045.36(元)
(2)計算調整生產結構后A、B、C三種產品的產量、邊際貢獻總額、甲公司每月的稅前利潤增加額。
產品A的單位工時邊際貢獻=(600-400)/2=100(元)
產品B的單位工時邊際貢獻=(900-600)/4=75(元)
產品C的單位工時邊際貢獻=(800-450)/5=70(元)
按產品A、B、C的單位工時邊際貢獻大小順序安排生產,產品A的產量為2000件,產品B的產量為1500件,剩余的生產能力安排產品C的生產。
產品C的產量=(12800-2000×2-1500×4)/5=560(件)
產品A的邊際貢獻=(600-400)×2000=400000(元)
產品B的邊際貢獻=(900-600)×1500=450000(元)
產品C的邊際貢獻=(800-450)×560=196000(元)
邊際貢獻總額=400000+450000+196000=1046000(元)
甲公司每月稅前利潤增加額=1046000-1000000=46000(元)
關注"566注冊會計師"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注冊會計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注冊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QQ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