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 |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對會計基本假設的表述中恰當的是( )。
A、在會計分期的前提下,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該以企業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前提
B、一個會計主體必然是一個法律主體
C、持續經營確定了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
D、會計分期確立了會計核算的時間范圍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選項A應該是在持續經營的前提下,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該以企業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前提;選項B一個法律主體一定是一個會計主體,而一個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選項C會計主體確定了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選項D會計分期確立了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時間范圍。
2.企業的資產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這滿足了(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A、可靠性
B、明晰性
C、歷史成本
D、相關性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進行確認、計量,將符合會計要素定義及其確認條件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如實反映在財務報表中,符合可靠性的要求。
3.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體現了( )要求。
A、實質重于形式
B、重要性
C、相關性
D、謹慎性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量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不符合上述條件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為基礎計量換入資產的成本,不確認損益。所以,雖然法律形式是一樣的,但是由于會計實質的不同而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會計處理,體現了實質重于形式要求。
4.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反映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是( )。
A.會計核算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B.會計核算應當注重交易或事項的實質
C.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
D.會計核算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體現可比性要求,包括縱向可比和橫向可比。選項B,體現實質重于形式要求;選項C,體現可靠性要求。選項D,體現會計核算基礎,不體現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5.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庫存配件100套,每套配件的賬面成本為30萬元,市場價格為25萬元。該批配件專門用于加工100件A產品,將每套配件加工成A產品尚需投入42.5萬元。A產品2010年12月31日的市場價格為每件71.75萬元,估計銷售過程中每件將發生銷售費用及相關稅費3萬元。該配件此前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則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該配件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 )。
A.0
B.75萬元
C.375萬元
D.500萬元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配件是專門用于生產A產品的,所以應先判斷A產品是否減值。
A產品可變現凈值=100×(71.75-3)=6875(萬元)
A產品成本=100×(30+42.5)=7250(萬元)
A產品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所以A產品發生減值,那么配件也發生了減值。
配件可變現凈值=100×(71.75-42.5-3)=2625(萬元)
配件成本=100×30=3000(萬元)
所以,配件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3000-2625=375(萬元)
6.甲公司為一家制造企業。20×9年4月,為降低采購成本,向乙公司一次購入三套不同型號且不同生產能力的A、B和C設備。甲公司為該批設備共支付貨款7800000元,增值稅進項稅額1326000元,包裝費42000元,全部以銀行存款支付;假定A、B和C設備分別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公允價值分別為2926000元、3594800元和1839200元;甲公司實際支付的貨款等于計稅價格,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B設備的購買成本是( )。
A.2744700元
B.3372060元
C.1725240元
D.3354000元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B設備的購買成本=(7800000+42000)×3594800/(2926000+3594800+1839200)=3372060(元)。
7.甲企業2011年1月1日外購一幢建筑物。該建筑物的售價(含稅)為500萬元,以銀行存款支付。該建筑物用于出租,年租金為30萬元。每年年初收取租金。該企業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2011年12月31日,該建筑物的公允價值為510萬元。2011年該項交易影響當期損益的金額為( )。
A.40萬元
B.20萬元
C.30萬元
D.50萬元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該公司2011年取得的租金收入計入到其他業務收入30萬元,期末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金額為10萬元,所以影響當期損益的金額為40萬元。
8.甲上市公司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持股80%的子公司乙公司確定的記賬本位幣為美元。2013年7月1日,乙公司發生財務困難,甲公司以長期應收款形式借給乙公司500萬美元,該款項短期內并無收回計劃。除此之外,甲、乙公司之間未發生任何交易。2013年12月31日乙公司報表折算產生外幣報表折算差額780萬元。2013年7月1日的即期匯率為1美元=6.8元人民幣,12月31日的即期匯率為1美元=6.6元人民幣。則在合并報表中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應列示的金額為( )。
A.680萬元
B.544萬元
C.524萬元
D.780萬元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母公司個別報表上確認的匯兌損失=500×(6.8-6.6)=100(萬元),合并報表中需要將其轉入外幣報表折算差額:
借:外幣報表折算差額100(母公司個別報表確認的匯兌損益)
貸:財務費用 100
對于應由少數股東分攤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轉入少數股東權益項目,對應分錄為:
借:外幣報表折算差額 (780×20%)156
貸:少數股東權益 156
最終合并報表中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應當列示的金額為780-100-156=524(萬元)
9.丙公司為上市公司,2012年1月1日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為10000萬股。4月1日,定向增發4000萬股普通股作為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對價,于當日取得對被購買方的控制權;7月1日,根據股東大會決議,以2012年6月30日股份為基礎分派股票股利,每10股送2股。2012年度合并凈利潤為13000萬元,其中歸屬于丙公司普通股股東的部分為12000萬元。則丙公司2012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是( )。
A.0.71元
B.0.76元
C.0.77元
D.0.83元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基本每股收益=12000/[10000+4000×9/12+(10000+4000×9/12)/10×2)]=12000/15600=0.77(元)
10.2011年1月1日,甲公司付出一項固定資產取得了A公司30%股權,取得股權之后能對A公司施加重大影響,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為1200萬元,公允價值為1000萬元,當日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3000萬元,與賬面價值相等,當年A公司實現凈利潤300萬元,2012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1500萬人民幣取得同一集團內的公司持有的A公司40%股權,新取得股權之后能夠對A公司實施控制,則新購入股權后對A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是( )。
A.2400萬元
B.2700萬元
C.2500萬元
D.2310萬元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同一控制下多次交換交易分步實現企業合并的,應當以持股比例計算的合并日應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份額作為該項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所以,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達到控制日A公司凈資產賬面價值×持股比例=3300×70%=2310(萬元)。
關注"566注冊會計師"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注冊會計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注冊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