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9注冊會計師《會計》沖刺試題匯總
1. 多選題
下列關于企業合并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被投資單位要根據購買日凈資產公允價值進行調整
B、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中,若購買方取得被投資方100%股權,且被購買方在企業合并后仍持續經營,被購買方可以按照合并確定的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調賬
C、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投資單位應該將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以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的份額入賬
D、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和非100%控股的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被投資單位不需要做會計處理,被投資單位需要變更股東
【答案】BD
【解析】
選項ABD,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中,被購買方在企業合并后仍持續經營的,如購買方取得被購買方100%股權,被購買方可以按合并中確定的有關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調賬,其他情況下被購買方不應因企業合并改記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選項C,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應當在合并日按照所取得的被合并方在最終控制方合并財務報表中的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2. 單選題
甲公司于2×17年5月4日,以1000萬元取得對B公司70%的股權,能夠對B公司實施控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B公司2×17年5月4日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總額為1200萬元;2×18年4月1日,甲公司又以300萬元自B公司的少數股東處取得B公司20%的股權,2×18年4月1日,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為1500萬元,自購買日開始持續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的金額為1600萬元,交易日的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2000萬元。甲公司2×18年末編制的合并財務報表中應體現的商譽總額為( )。
A、60萬元
B、140萬元
C、160萬元
D、180萬元
【答案】C
【解析】
甲公司取得B公司70%股權時產生的商譽=1000-1200×70%=160(萬元);企業一旦形成企業合并,形成的商譽金額就不應該再做改變,購入子公司少數股東后的商譽還是160。取得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 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又取得20%股權屬于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權,不產生損益,不影響商譽。
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300
貸:銀行存款 300支付對價300與按新增比例應享有自購買日開始持續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金額320(1600×20%)之間差額計入資本公積。
借:長期股權投資 20
貸:資本公積 20
3. 單選題
某公司20×9年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6 500萬元,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8 000萬股,年內普通股股數未發生變化。20×9年1月2日公司按面值發行1 000萬元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票面利率為5%,每100元債券可轉換為105股面值為1元的普通股。債券利息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所得稅稅率為25%。假設不考慮可轉換公司債券在負債成分和權益成分之間的分拆。20×9年度稀釋的每股收益為( )。
A、0.81元
B、0.72元
C、0.60元
D、0.75元
【答案】B
【解析】
基本每股收益=6 500/8 000=0.8125(元);
增加的凈利潤=1 000×5%×(1-25%)=37.5(萬元);
增加的普通股股數=1 000÷100×105=1 050(萬股);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37.5/1 050=0.036(元);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小于基本每股收益,可轉換公司債券具有稀釋作用;
稀釋每股收益=(6 500+37.5)÷(8 000+1 050)=0.72(元)。
4.多選題
下列有關公允價值計量結果所屬層次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公允價值計量結果所屬層次,取決于估值技術的輸入值
B、公允價值計量結果所屬層次由對公允價值計量整體而言重要的輸入值所屬的最高層次決定
C、使用第二層次輸入值對相關資產進行公允價值計量時,應當根據資產的特征進行調整
D、對相同資產或負債在活躍市場上報價進行調整的公允價值計量結果應劃分為第二層次或第三層次
【答案】ACD
【解析】
選項B,公允價值計量結果所屬的層次,由對公允價值計量整體而言重要的輸入值所屬的最低層次決定;選項D,如果是未經調整的數據屬于第一層次輸入值,如果是經過調整的數據屬于第二層次或第三層次輸入值。
5. 單選題
下列各項處理中,不正確的是( )。
A、為了對捐贈業務進行正確的核算,民間非營利組織應區分捐贈與捐贈承諾
B、捐贈承諾不滿足非交換交易收入的確認條件
C、民間非營利組織對于捐贈承諾,要在承諾時確認收入
D、如果捐贈人對捐贈資產的使用設置了時間限制或用途限制,則所確認的相關捐贈收入為限定性捐贈收入
【答案】C
【解析】
選項C,民間非營利組織對于捐贈承諾,不應確認收入。
6. 單選題
下列屬于將一個會計主體持續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若干個相等的會計期間的會計核算基本前提是( )。
A、持續經營
B、會計年度
C、會計分期
D、會計主體
【答案】 C
【解析】
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經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以便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7. 多選題
下列有關會計政策變更以及會計差錯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會計政策變更調賬時,資產負債表的科目正常寫,利潤表科目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核算,一般不涉及應交所得稅的調整,但可能涉及遞延所得稅的調整
B、會計政策變更調整報表時,資產負債表調變化年度的年初數,利潤表調變化年度的上年數
C、前期重大差錯更正調賬時,資產負債表的科目正常寫,利潤表科目先換成“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D、前期重大差錯更正調表時,資產負債表調當年的年初數,利潤表調上年數
【答案】 BCD
【解析】
選項A,對會計政策變更進行追溯調整時,損益類科目直接調整留存收益,不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來核算。
相關鏈接:
注會萬題庫下載|微信搜“萬題庫注冊會計師考試”
相關推薦:
2019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時間安排 | 考試資料 | 經驗技巧
歷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 | 注會大綱 | 考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