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習題 |
第 7 頁:答案 |
二、多項選擇題
1、注冊會計師在確定報告目標、時間安排和所需溝通時,需要考慮的事項包括( )。
A、被審計單位對外報告的時間表
B、由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審計組成部分的范圍
C、與管理層討論預期就整個審計業務中對審計工作的進展進行的溝通
D、項目組成員之間溝通的性質和時間安排
2、注冊會計師陳華在制訂甲公司2011年度財務報表審計的總體審計策略時,為了界定審計范圍,注冊會計師需要考慮的事項包括( )。
A、甲公司編制擬審計的財務信息所依據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
B、對利用在以前審計工作中獲取的審計證據的預期
C、內部審計工作的可獲得性及注冊會計師擬信賴內部審計工作的程度
D、甲公司對外報告的時間表
3、注冊會計師應當在總體審計策略中清楚地說明審計資源的規劃和調配,包括( )。
A、向具體審計領域調配的資源,包括向高風險領域分派有適當經驗的項目組成員,就復雜的問題利用專家工作等
B、如何管理、指導、監督這些資源,包括預期何時召開項目組預備會和總結會,預期項目合伙人和經理如何進行復核,是否需要實施項目質量控制復核等
C、何時調配這些資源,包括是在期中審計階段還是在關鍵的截止日期調配資源等
D、向具體審計領域分配資源的多少,包括分派到重要地點進行存貨監盤的項目組成員的人數,在集團審計中復核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工作的范圍,向高風險領域分配的審計時間預算等
4、注冊會計師可以根據被審計單位的性質和環境來具體確定重要性的基準。以下說法中,你認同的有( )。
A、對于資產管理公司來說,凈資產可能是一個適當的基準
B、對于非營利組織來說,選擇稅前利潤或稅后凈利潤作為判斷重要性水平的基準可能比較合適
C、對于以營利為目的的被審計單位而言,來自經常性業務的稅前利潤或稅后凈利潤可能是一個適當的基準
D、由于銷售收入和總資產具有相對穩定性,注冊會計師經常將其用作確定計劃重要性水平的基準
5、下列有關財務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如果各個報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應選取平均數作為重要性水平
B、如所依據的財務報表尚未編制完成,可根據上年報表適當估計年末報表
C、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常常可以作為確定認定層次重要性水平的參考依據
D、注冊會計師需要不斷在審計執行過程中修正計劃的重要性水平
6、確定實際執行的重要性并非簡單機械的計算,需要注冊會計師運用職業判斷,并考慮下列哪些因素的影響( )。
A、注冊會計師的職業判斷
B、對被審計單位的了解(這些了解在實施風險評估程序的過程中得到更新)
C、根據前期識別出的錯報對本期錯報作出的預期
D、前期審計工作中識別出的錯報的性質和范圍
7、下列關于重要性含義的表述中,恰當的有( )。
A、如果合理預期錯報(包括漏報)單獨或匯總起來可能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作出的經濟決策,則通常認為錯報是重大的
B、對重要性的判斷是根據具體環境作出的,并受錯報的金額或性質的影響,或受兩者共同作用的影響
C、對重要性的判斷只需要考慮錯報的金額
D、判斷某事項對財務報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慮財務報表使用者整體共同的財務信息需求的基礎上作出的
8、注冊會計師在編制審計計劃時,對重要性水平的初步判斷為100萬元,而在評價審計結果時運用的重要性水平為200萬元,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這有可能表明注冊會計師所執行的審計程序不充分
B、這種做法通常可以減少未被發現的錯報的可能性
C、這有可能表明證審計結果差錯率較低,并令注冊會計師滿意
D、這有可能表明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風險相應增加,需要收集更多的審計證據
9、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樣本量越大,抽樣風險越大
B、面臨的審計風險越高,重要性水平越高
C、總體項目的變異性越低,通常樣本規模越小
D、重要性水平越低,應當獲取的審計證據越多
10、以下關于財務報表審計中審計風險的表述正確的有( )。
A、注冊會計師的合理保證意味審計風險始終存在
B、注冊會計師應當通過控制檢查風險以使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C、財務報表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與財務報表整體存在廣泛聯系,并可能影響多項認定
D、如果審計程序設計合理并且執行有效,可以將檢查風險降低為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