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習題 |
第 4 頁:答案 |
11、注冊會計師將統計抽樣運用于下列項目,屬于變量抽樣的是( )。
A、未經批準而賒銷的金額
B、賒銷是否經過嚴格審批
C、賒銷單上是否均有主管人員的簽字
D、購貨付款環節的職責分工是否合理
12、可接受的抽樣風險與樣本規模之間的關系是( )。
A、反向變動
B、正向變動
C、無關系
D、等于
13、如果抽樣結果有95%的可信賴程度,則( )。
A、抽樣結果有5%的可容忍誤差
B、抽樣結果有5%的抽樣風險
C、抽樣結果有5%的可容忍偏差率
D、抽樣結果有5%的預計總體偏差率
14、在采用統計抽樣進行控制測試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在推斷的總體誤差與可容忍誤差進行比較,并根據比較結果確定是否接受所測試的內部控制總體。以下與此相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如果總體偏差率低于可容忍偏差率,可以接受總體
B、如果估計的總體偏差率上限等于可容忍偏差率,則樣本結果不支持計劃的重大風險錯報水平
C、如果總體偏差率遠低于可容忍偏差率,可以接受總體
D、如果估計的總體偏差率上限低于且很接近于可容忍偏差率,則樣本結果支持了計劃的重大風險錯報水平
15、注冊會計師在控制測試中使用統計抽樣,估計的總體偏差率上限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則其應得出的結論和采取的措施為( )。
A、注冊會計師應確認總體可接受,不用采取任何措施
B、注冊會計師應確認總體不可接受,并修正重大錯報風險評估水平,增加實質性程序的數量
C、注冊會計師應確認總體不可接受,并對影響重大錯報風險評估水平的其他控制進行測試,以支持計劃的重大錯報風險評估水平
D、注冊會計師應當結合其他審計程序的結果,考慮是否接受總體,并考慮是否需要擴大測試范圍
16、以下關于抽樣風險和非抽樣風險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抽樣風險和非抽樣風險均不能量化
B、抽樣風險與樣本規模呈反方向變動,降低抽樣風險的唯一途徑是擴大樣本規模
C、通過采取適當的質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可以將非抽樣風險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D、選擇的總體不適合于測試目標,這屬于非抽樣風險
17、甲注冊會計師在設計審計樣本時,應當確保所定義的總體具有的特征是( )。
A、充分性和適當性
B、適當性和完整性
C、相關性和完整性
D、適當性和可理解性
18、甲注冊會計師計劃實施審計抽樣,從而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并運用職業判斷,確定使用統計抽樣或非統計抽樣方法,以最有效率地獲取審計證據
B、審計抽樣適用于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中的所有審計程序
C、統計抽樣和非統計抽樣方法的選用,影響運用于樣本的審計程序的選擇
D、甲注冊會計師采用不適當的審計程序可能導致抽樣風險
19、注冊會計師執行控制測試時,下列抽樣方法中最有用的是( )。
A、分層抽樣
B、屬性抽樣
C、比率估計抽樣
D、變量抽樣
20、下列有關概率比例規模抽樣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抽樣分布應當近似于正態分布
B、與低估的賬戶相比,高估的賬戶被抽取的可能性更小
C、每個賬戶被選中的機會相同
D、余額為零的賬戶沒有被選中的機會
21、下列關于注冊會計師對審計抽樣方法運用中,不恰當的是( )。
A、風險評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審計抽樣,但如果注冊會計師在了解內部控制的同時對內部控制運行有效性進行測試可以運用審計抽樣
B、當控制的運行留下軌跡時可以將審計抽樣用于控制測試
C、控制測試過程中注冊會計師應當采用審計抽樣
D、審計抽樣適用于細節性測試,不適用于實質性分析程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