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多項選擇題
1.
注冊會計師開展的初步業務活動的內容包括( )。
A.具備執行業務所需的獨立性和能力
B.針對保持客戶關系和具體審計業務實施相應的質量控制程序
C.評價遵守相關職業道德要求的情況
D.就審計業務約定條款達成一致意見
2.
注冊會計師在本期審計業務開始時,開展初步業務活動的目的有( )。
A.確保具備執行業務所需的獨立性和能力
B.確定不存在因管理層誠信問題而可能影響注冊會計師保持該項業務的意愿的事項
C.確保與被審計單位之間不存在對業務約定條款的誤解
D.針對保持客戶關系和具體審計業務實施相應的質量控制程序
3.
在確定編制財務報表所采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的可接受性時,注冊會計師需要考慮的相關因素有( )。
A.被審計單位是商業企業、公共部門實體還是非營利組織
B.編制財務報表是用于滿足廣大財務報表使用者共同的財務信息需求,還是用于滿足財務報表特定使用者的財務信息需求
C.財務報表是整套財務報表還是單一財務報表
D.法律法規是否規定了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
4.
為確定審計的前提條件是否存在,下列各項中,注冊會計師應當執行的工作有( )。A.確定管理層在編制財務報表時采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是否可接受的
B.確定管理層是否有舞弊行為
C.確定管理層是否認可并理解其與財務報表相關的責任
D.確定被審計單位的是否利用了專家的工作
5.
注冊會計師按照審計準則執行工作的前提是管理層認可并理解其責任,下列有關管理層責任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制財務報表,并使其實現公允反映
B.向注冊會計師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C.設計、執行和維護必要的內部控制,以使財務報表不存在任何錯報
D.允許注冊會計師在獲取審計證據時不受限制地接觸其認為必要的內部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
6.
下列因素可能導致注冊會計師修改審計業務約定條款或提醒被審計單位注意現有業務約定條款的有( )。
A.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發生變更
B.會計師事務所更換項目合伙人
C.需要修改約定條款
D.被審計單位業務的性質發生重大變化
7.
被審計單位要求將審計業務變更為保證程度較低的業務時,通常認為是合理理由的有( )。
A.環境變化對審計服務的需求產生影響
B.管理層導致的審計范圍受到限制
C.對原來要求的審計業務的性質存在誤解
D.非管理層原因引起的審計范圍受到限制
8.
下列關于審計計劃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審計計劃中不重要的事項可以更改,但是對于比較重要的事項不能更改
B.計劃審計工作是一個持續的、不斷修正的過程,貫穿于整個審計業務的始終
C.由于條件的變化或在實施審計程序中獲取的審計證據等原因,在審計過程中,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必要時對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作出更新和修改
D.審計計劃一旦確定就不能更改
9.
在運用重要性概念時,下列各項中,注冊會計師認為應當考慮包括在內的有( )。
A.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
B.實際執行的重要性
C.特定類別的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重要性
D.明顯微小錯報的臨界值
10.
注冊會計師使用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水平的目的有( )。
A.決定風險評估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
B.確定是否承接審計業務
C.評價已識別的錯報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和對審計意見的影響
D.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11.
注冊會計師在確定計劃的重要性水平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 )。
A.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了解
B.財務報表項目金額的波動幅度
C.審計的目標
D.財務報表各項目的性質及其相互關系
12.
在選擇確定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基準時,注冊會計師需要考慮的要素有( )。
A.被審計單位的所有權結構和融資方式
B.與具體項目計量相關的固有不確定性
C.是否存在特定會計主體的財務報表使用者特別關注的項目
D.被審計單位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
13.
在確定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百分比時,注冊會計師需要考慮的要素有( )。
A.財務報表使用者的范圍
B.被審計單位是否為上市公司或公眾利益實體
C.財務報表使用者是否對基準數據特別敏感
D.被審計單位是否由集團內部關聯方提供融資
14.
雖然下列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錯報金額低于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但注冊會計師通常認為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經濟決策的有( )。
A.被審計單位新收購的業務
B.關聯方交易
C.被審計單位所處行業相關的關鍵性披露
D.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薪酬
15.
實際執行的重要性通常為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50%~75%,接近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50%的情況有( )。
A.首次接受委托的審計項目
B.以前年度審計調整較少
C.存在或預期存在值得關注的內部控制缺陷
D.以前期間的審計經驗表明內部控制運行有效
16.
在確定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時,注冊會計師需要運用職業判斷,并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 )。
A.前期審計工作中識別出的錯報的性質和范圍
B.對被審計單位的了解
C.根據前期識別出的錯報對本期錯報作出的預期
D.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和治理層的期望
17.
下列情形中,注冊會計師可能認為需要在審計過程中修改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的有( )。
A.被審計單位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B.注冊會計師獲取新的信息
C.通過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經營情況的了解發生變化
D.審計過程中累積錯報的匯總數接近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
18.
錯報可能是由于被審計單位的下列( )原因和事項導致的。
A.收集或處理用以編制財務報表的相關數據時出現錯誤
B.遺漏某項金額或披露
C.由于疏忽或明顯誤解有關事實導致作出的不正確會計估計
D.出于不良動機對會計政策作出的不恰當的選擇和運用
19.
注冊會計師在確定明顯微小錯報的臨界值時可能考慮的因素有( )。
A.以前年度審計中識別出的錯報(包括已更正和未更正錯報)的數量和金額
B.被審計單位治理層和管理層對注冊會計師與其溝通錯報的期望
C.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結果
D.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指標是否勉強達到監管機構的要求或投資者的期望
20.
以下關于判斷錯報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判斷錯報是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對會計估計值的判斷差異
B.判斷錯報通常是指通過測試樣本估計出的總體錯報減去在測試中發現的已識別的具體錯報
C.判斷錯報是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對選擇和運用會計政策的判斷差異
D.判斷錯報是由于收集和處理數據產生的錯誤
注會萬題庫下載|微信搜“萬題庫注冊會計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