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
一 、單項選擇題
1. 【答案】 D
【解析】
書面聲明的日期應當盡量接近對財務報表出具審計報告的日期,但不得在審計報告日后,所以書面聲明的日期可以與審計報告日一致,選項D錯誤。
【知識點】 書面聲明的日期和涵蓋的期間
2. 【答案】 D
【解析】
治理層可能會采取適當的糾正措施,從而注冊會計師可能不需要與被審計單位解除業務約定,選項D錯誤。
【知識點】 對書面聲明可靠性的疑慮以及管理層不提供要求的書面聲明
3. 【答案】 C
【解析】
應建議D公司作借記營業外收入、貸記營業外支出的調整處理,因該或有事項,D公司已經作借預計負債、貸營業外收入,所以需要對營業外收入進行沖減。
【知識點】 期后事項的種類
4. 【答案】 C
【解析】
盡管書面聲明能夠提供必要的審計證據,但其本身不能為所涉及的任何事項提供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選項A錯誤;管理層已提供可靠書面聲明的事實并不能減輕注冊會計師的責任,也并不影響注冊會計師就管理層責任履行情況或具體認定獲取的其他審計證據的性質和范圍,選項B、D錯誤。
【知識點】 書面聲明的類型與作用
5. 【答案】 C
【解析】
評價錯報時,注冊會計師要將每項錯報單獨或連同在審計過程中累積的其他錯報一并考慮,選項A錯誤;如果法律法規限制注冊會計師向被審計單位管理層或被審計單位的其他人員通報某些錯報,注冊會計師可以考慮征詢法律意見,而不是直接出具無法表示意見,選項B錯誤;及時與適當層級的管理層溝通錯報事項,并不是所有的錯報都要和被審計單位管理層溝通,法律法規可能限制注冊會計師向管理層或被審計單位內部的其他人員通報某些錯報,選項D錯誤。
【知識點】 評價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錯報
6. 【答案】 B
【解析】
如果書面聲明與其他審計證據不一致,注冊會計師應當實施審計程序以設法解決這些問題,選項B正確,選項ACD都是在選項B之后考慮的事情。
【知識點】 對書面聲明可靠性的疑慮以及管理層不提供要求的書面聲明
7. 【答案】 A
【解析】
書面聲明不包括財務報表及其認定,以及支持性賬簿和相關記錄。
【知識點】 書面聲明的類型與作用
8. 【答案】 D
【解析】
鑒于管理層拒絕就其責任的履行情況提供書面聲明的嚴重程度,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已經不足以表明這種情況的嚴重程度。
【知識點】 對書面聲明可靠性的疑慮以及管理層不提供要求的書面聲明
9. 【答案】 D
【解析】
確定一項分類錯報是否重大,需要進行定性評估,因為某些時候即使分類錯報超過了在評價其他錯報時運用的重要性水平,注冊會計師可能仍然認為該分類錯報對財務報表整體不產生重大影響。
【知識點】 評價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錯報
10. 【答案】 C
【解析】
書面聲明是指管理層向注冊會計師提供的書面陳述,用以確認某些事項或支持其他審計證據。選項C符合書面聲明的定義。
【知識點】 書面聲明的類型與作用
11. 【答案】 B
【解析】
盡管書面聲明提供了必要的審計證據,但是其本身并不為所涉及的任何事項提供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管理層已提供可靠書面聲明的事實,并不影響注冊會計師就管理層責任履行情況或具體認定獲取的其他審計證據的性質和范圍,選項A錯誤;如果書面聲明與其他審計證據不一致,注冊會計師應當實施審計程序以設法解決這些問題,選項C錯誤;書面聲明的日期不一定與審計報告日為同一天,書面聲明的日期不能晚于審計報告日,選項D錯誤。
【知識點】 書面聲明的類型與作用
12. 【答案】 D
【解析】
注冊會計師應當及時將審計過程中累積(明顯微小錯報以上)的所有錯報與適當層級的管理層進行溝通。并不是發現的所有錯報都溝通,選項D錯誤。
【知識點】 評價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錯報
13. 【答案】 B
【解析】
書面聲明的日期應當盡量接近對財務報表出具審計報告的日期(2016年3月15日),但不得在審計報告日后,選項B正確。
【知識點】 書面聲明的日期和涵蓋的期間
14. 【答案】 C
【解析】
在確定審計程序的性質和范圍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風險評估的結果,這是硬性要求,而非一種可能性,選項C不正確。
【知識點】 第一時段期后事項
15. 【答案】 B
【解析】
第二時段的期后事項是在審計報告日后至財務報表報出日前,知悉的某事實并且如果在審計報告日知悉可能導致修改審計報告(一種假設),這里面知悉的事項可能發生在第一時段,也可能發生在第二時段,而B屬于發生在第二時段,屬于第二時段的期后事項,正確;選項AC屬于第一時段期后事項;選項D屬于2016年當年發生的事項,與2015年財務報表無關。
【知識點】 期后事項及其類型,期后事項的時段
16. 【答案】 D
【解析】
未更正錯報是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累積的且被審計單位未予更正的錯報。可容忍錯報是實際執行的重要性在審計抽樣中的運用,并不是具體的錯報,因此無需包括在未更正錯報中,選項D錯誤。
【知識點】 評價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錯報
二 、多項選擇題
1. 【答案】 A, B, C, D
【解析】
在注冊會計師評價未更正錯報的影響之前,可能已經對重要性或重要性水平(如適用)作出重大修改。但是,如果注冊會計師對重要性或重要性水平(如適用)進行的重新評價導致需要確定較低的金額,則應重新考慮實際執行的重要性和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的適當性,以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作為發表審計意見的基礎。
【知識點】 評價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錯報
2. 【答案】 A, C
【解析】
本題題干部分討論的是第一時段的期后事項,是注冊會計師對截至審計報告日為止的第一時段的期后事項的審計責任問題,選項A和C正確。
【知識點】 第一時段期后事項
3. 【答案】 A, B, C, D
【解析】
四個選項都是正確的。
【知識點】 針對管理層責任的書面聲明,其他書面聲明
4. 【答案】 A, B, D
【解析】
選項C屬于管理層應當做出的書面聲明,但如果管理層不提供該聲明,不會導致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發表無法表示意見。
【知識點】 對書面聲明可靠性的疑慮以及管理層不提供要求的書面聲明
5. 【答案】 A, B, C
【解析】
對于財務報表公布后的第三時期期后事項是有嚴格限制的:(1)這類期后事項應當是在審計報告日已經存在的事實;(2)該事實如果被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日前獲知,可能影響審計報告。只有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注冊會計師才需要采取行動,選項ABC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
【知識點】 第三時段期后事項
6. 【答案】 A, B, C
【解析】
選項D被審計單位將及時足額支付審計費用不屬于書面聲明的內容。
【知識點】 書面聲明的類型與作用
7. 【答案】 B, C
【解析】
盡管書面聲明提供必要的審計證據,但其本身并不為所涉及的任何事項提供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選項A正確;管理層已提供可靠書面聲明的事實,并不影響注冊會計師就管理層責任履行情況或具體認定獲取的其他審計證據的性質和范圍,選項B錯誤;在審計報告中提及的所有期間內,現任管理層均尚未就任。他們可能由此聲稱無法就上述期間提供部分或全部書面聲明。然而,這一事實并不能減輕現任管理層對財務報表整體的責任。相應地,注冊會計師仍然需要向現任管理層獲取涵蓋整個相關期間的書面聲明,選項C錯誤。
【知識點】 書面聲明的類型與作用
8. 【答案】 A, C, D
【解析】
選項AD屬于日后非調整事項,影響報告期財務報表,應當執行程序檢查;選項C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也影響報告期財務報表;選項B,日后出售資產并不屬于日后非調整事項,如果企業日后發生巨額損失才作為日后非調整事項進行披露,但是僅僅一項資產的處置損益并不能說日后企業存在巨額損失,所以不作為日后非調整事項。
【知識點】 期后事項及其類型
9. 【答案】 C, D
【解析】
串戶登記錯誤雖然金額重大,但未對財務報表中應收賬款的列報產生影響,應收賬款項目的總金額不受影響,選項A錯誤。選項B中的錯報直接影響了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與工程物資兩個重要的項目,這兩個項目要單獨列示在資產負債表中,并且錯報金額重大,屬于重大錯報,選項B錯誤。
【知識點】 評價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錯報
10. 【答案】 A, C, D
【解析】
審計工作完成日后至財務報表報出日之間發生的事項,注冊會計師沒有主動識別責任,但是負有被動識別責任,所以B選項中提到,注冊會計師沒有責任針對期后事項實施審計程序的說法不嚴謹。
【知識點】 期后事項及其類型
11. 【答案】 A, B
【解析】
注冊會計師可以考慮是否有必要獲取涵蓋特定期后事項的書面聲明以支持其他審計證據,從而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選項C錯誤;注冊會計師應當設計和實施審計程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確定所有在財務報表日至審計報告日之間發生的、需要在財務報表中調整或披露的事項均已得到識別,選項D錯誤。
【知識點】 第一時段期后事項
12. 【答案】 A, C, D
【解析】
重大事項是否已提請進一步考慮,非所有事項,選項B錯誤。
【知識點】 復核工作底稿
13. 【答案】 A, B, C, D
【解析】
對于上市公司,選項ABCD都正確。
【知識點】 復核工作底稿
14. 【答案】 B, C
【解析】
選項A屬于其他書面聲明,非應當要求管理層提供;選項D屬于針對提供的信息的書面聲明,非針對財務報表的編制。
【知識點】 書面聲明的類型與作用
15. 【答案】 C, D
【解析】
由于審計報告已經提交,注冊會計師是無法再出具新的審計報告的,選項A錯誤;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通知管理層和治理層在財務報表作出必要修改前不要向第三方報出,非可能考慮,選項B不正確。
【知識點】 第二時段期后事項
三 、簡答題
1. 【答案】
(1)恰當。
(2)不恰當。A注冊會計師應當對該審計業務的總體質量負責,不能由審計助理人員及項目經理分攤其責任。
(3)不恰當。A注冊會計師復核的內容還包括特別風險及其認為重要的其他領域。
(4)不恰當。只有完成項目質量控制復核,才可以出具審計報告。
(5)不恰當。在不損害其客觀性的前提下,項目質量控制復核人員需要能夠提供一定程度的業務咨詢。
(6)恰當。
【解析】
【知識點】 復核工作底稿
2. 【答案】
(1)
針對事項(1),A注冊會計師需要提出審計調整建議。
借:預計負債 100
貸:營業外支出 100
針對事項(2),A注冊會計師需要提出審計調整建議。
借:資產減值損失 750(1000-50-1000×20%)
貸:應收賬款——壞賬準備 750
針對事項(3),A注冊會計師需要提出審計調整建議。
借:固定資產 3
貸:預付款項 3
借:預付款項 3
貸:應付賬款 3
針對事項(4),A注冊會計師需要提出審計調整建議。
2015年末完工進度=750/1200×100%=62.5%
X公司應當確認合同預計損失=(1200-1000)×(1-62.5%)=75(萬元)
A注冊會計師應提請X公司做以下調整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75
貸: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75
(2)A注冊會計師不需要采取行動。該事項是在審計報告日后發生的,屬于第三時段知悉的期后事項。需要注冊會計師在知悉后采取行動的第三時段期后事項是有嚴格限制的:首先,這類期后事項應當是在審計報告日已經存在的事實。其次,該事實如果被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日前獲知,可能影響審計報告。只有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注冊會計師才需要采取行動。
【解析】
【知識點】 期后事項的種類,第三時段期后事項
四 、綜合題
1. 【答案】
(1)
事項(1)不恰當。A注冊會計師還應當復核審計工作底稿并與項目組討論。
事項(2)不恰當。根據質量控制準則的規定,應當由項目組內經驗較多的人員復核經驗較少的人員的工作。
事項(3)不恰當。根據質量控制準則的規定,項目質量控制復核人員應當選取與項目組作出重大判斷和得出的結論相關的業務工作底稿;并且項目質量控制復核時間應當在出具審計報告前。
事項(4)不恰當。新的審計報告日不應早于修改后的財務報表批準日。/ 在出具新的審計報告前應當獲取經批準的修改后的財務報表。
事項(5)不恰當。在確認財務報表需要修改后,A注冊會計師還應當詢問管理層將如何在財務報表中處理該事項。
事項(6)不恰當。A注冊會計師應向現任管理層獲取涵蓋審計報告提及的所有期間的書面聲明。 (2)
針對資料二:
(1)對第2筆未更正錯報的判斷不當。注冊會計師需要考慮每一單項錯報,以評價其對相關類別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影響/不能以抵消后的影響評估錯報是否重大/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的錯報金額重大。
(2)對3筆未更正錯報匯總影響的判斷不當。錯報匯總考慮后,將減少利潤總額合計為200萬元,審計前利潤總額為100萬元,將導致甲公司由盈轉虧/掩蓋了損益變化的趨勢。
【解析】
【知識點】 評價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錯報,復核審計工作底稿,書面聲明的日期和涵蓋的期間,第三時段期后事項
注會萬題庫下載|微信搜“萬題庫注冊會計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