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A
【解析】在組織項目組內部討論時,只要與風險評估等審計專業問題相關都可以納入討論范圍。但是選項A,注冊會計師只需要了解與審計相關的內部控制。
2.
【答案】C
【解析】選項A是屬于外部因素,選項BD是內部因素。
3.
【答案】C
【解析】選項C注冊會計師對內部控制了解的深度包括評價控制的設計,并確定其是否得到執行,不包括對控制是否得到一貫執行的測試。
4.
【答案】D
【解析】選項D內部控制是針對經常而重復發生的業務設置的,如果出現不經常發生或未預計到的業務,原有控制就可能不適用。
5.
【答案】D
【解析】選項ABC均屬于被審計單位的控制活動,選項D是被審計單位的風險評估過程,不屬于控制活動。
6.
【答案】C
【解析】了解選項A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識別預期在財務報表中反映的主要交易類別、重要賬戶余額和列報;選項B有助于注冊會計師關注被審計單位在經營策略和方向上的重大變化;選項C有助于注冊會計師發現被審計單位在融資方面的壓力,并進一步考慮被審計單位在可預見的未來的持續經營能力;選項D可以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和財務運作實施有效的監督。
7.
【答案】B
【解析】選項B多數經營風險最終會產生財務后果,從而影響財務報表。但并非所有的經營風險都會導致重大錯報風險。
8.
【答案】C
【解析】選項C被審計單位是否采用激進的會計政策、方法、估計和判斷是屬于對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的了解。
9.
【答案】A
【解析】選項A注冊會計師在了解內部控制時,應當評價控制的設計,并確定其是否執行,但不包括對控制是否得到一貫執行的測試。
10.
【答案】D
【解析】所有選項均可能導致重大錯報風險,但只有選項D屬于宏觀層次的風險,它可能影響財務報表的整體環境。其余選項均明顯的涉及到財務報表具體的項目。
11.
【答案】A
【解析】選項A內部控制只能為被審計單位實現財務報告目標提供合理保證,而非絕對保證。內部控制本身有局限性。
12.
【答案】A
【解析】選項A內部控制只能為被審計單位實現財務報告目標提供合理保證,而非絕對保證。內部控制本身有局限性。
13.
【答案】D
【解析】選項A在審計業務承接階段,注冊會計師就需要對控制環境做出初步了解和評價;選項B控制環境對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具有廣泛的影響,如果認為被審計單位控制環境薄弱,則很難認定某一流程的控制是有效的;選項C對控制進行初步評價及風險評估后,并不能確定內部控制運行是否有效,在控制測試程序后才可以確定。
14.
【答案】D
【解析】選項D內部控制一般是針對經常而重復發生的業務設置的,如果出現不經常發生或未預計到的業務,原有控制可能就不適用。
15.
【答案】A
【解析】注冊會計師為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可以詢問管理層和被審計單位內部其他人員,如果需要注冊會計師可以實施其他審計程序,例如詢問被審計單位聘請的外部法律顧問、專業評估師等。
16.
【答案】A
【解析】選項A內部控制某些要素(如控制環境)更多地對被審計單位整體層面產生影響,而其他要素(如信息系統和控制活動)則可能更多地與特定業務流程相關。
二、多項選擇題
1.
【答案】ABCD
【解析】以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風險評估程序包括詢問管理層和內部其他人員、觀察和檢查、分析程序。選項A屬于詢問管理層和內部其他人員,選項BC屬于觀察和檢查,選項D屬于分析程序。
2.
【答案】ABCD
【解析】四個選項均符合題意。
3.
【答案】ABC
【解析】選項D是屬于人工控制適用的范圍。
4.
【答案】ABC
【解析】按規定,對內部控制進行初步評價及風險評估后,注冊會計師需要利用獲得的信息確定(1)控制本身的設計是否有效;(2)控制是否得到執行;(3)是否信賴控制并實施控制測試。
5.
【答案】ABC
【解析】選項D是注冊會計師了解內部控制的程序,不屬于內部控制的要素。內部控制的五要素是:控制環境、風險評估過程、信息系統與溝通、控制活動和對控制的監督。
6.
【答案】ABD
【解析】選項C了解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是屬于內部因素。
7.
【答案】ABCD
【解析】以上四個選項均正確。
8.
【答案】ABCD
【解析】注冊會計師對整體層面內部控制了解時可以通過詢問相關人員、觀察正在執行的控制、檢查相關文件和報告、執行穿行測試。
9.
【答案】ABC
【解析】選項D注冊會計師對內部控制的了解的程序有詢問、觀察、檢查和分析程序,控制測試程序主要有詢問、觀察、檢查和重新執行,并不是相同的。
10.
【答案】ABD
【解析】選項C控制可能與某一認定直接相關,也可能與某一認定間接相關,關系越間接,控制在防止或發現并糾正認定中錯報的作用越小。
11.
【答案】ABC
【解析】選項D對控制的監督和控制環境都是內部控制的要素,是并列關系,故它不是了解控制環境應該關注的內容。
12.
【答案】AB
【解析】選項C是對被審計單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的了解,選項D是了解被審計單位財務業績的衡量和評價。
13.
【答案】ABC
【解析】內部控制的目標是合理保證;(1)財務報告的可靠性;(2)經營的效率和效果;(3)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的要求,不包括選項D。
三、簡答題
1.
【答案】
(1)在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包括與風險相關的控制)的整個過程中,結合對財務報表中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披露的考慮,識別風險;
(2)結合對擬測試的相關控制的考慮,將識別出的風險與認定層次可能發生錯報的領域相聯系;
(3)評估識別出的風險,并評價其是否更廣泛地與財務報表整體相關,進而潛在地影響多項認定;
(4)考慮發生錯報的可能性(包括發生多項錯報的可能性),以及潛在錯報的重大程度是否足以導致重大錯報。
2.
【答案】
(1)行業狀況、法律環境與監管環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審計單位的性質;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被審計單位的目標、戰略以及可能導致重大錯報風險的相關經營風險;被審計單位財務業績的衡量和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
(2)A和B注冊會計師可以實施詢問、觀察和檢查、分析程序進行風險評估。
(3)A和B注冊會計師應該從控制環境、風險評估過程、控制活動、與財務報告相關的信息系統和溝通、對控制的監督五個方面對內部控制進行了解。
(4)控制本身的設計是否合理、控制是否得到執行、是否更多地信賴控制并擬實施控制測試。
四、綜合題
【答案】
事項 是否存在重大錯報風險 理由 報表層次/ 認定層次 涉及的主要帳戶 及認定
1 是 A產品2010年的銷售毛利率為14.09%,在市場需求穩定,原材料供應充足的情況下,2011年的銷售毛利率上升為27.01%,這種異常的增長說明長江公司可能存在高估收入,低估成本的重大錯報風險 認定層次 營業收入——發生 營業成本——完整性 應收賬款——存在 存貨——存在
2 是 關鍵人員的變動和缺乏有經驗的會計人員表明財務報表可能存在重大錯報風險 財務報表層次
3 是 由于競爭對手推出新產品,長城公司的B產品可能出現存貨跌價 認定層次 存貨——計價和分攤 資產減值損失——完整性
4 是 企業尚未找到可以維持經營的流動資金,顯示2012年的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疑慮,對財務報表存在整體廣泛影響 財務報表層次
5 是 2011年的A產品總銷量大于2010年,并且運輸單價平均上升了20%,但是運費只上升了10%,可能低估了20×7年的運費 認定層次 銷售費用/完整性 應付賬款/完整性
6 是 長城公司在2012年1月才對相關支付承擔義務,因此在2011年末可能存在多計預計負債風險 認定層次 預計負債/存在
注會萬題庫下載|微信搜“萬題庫注冊會計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