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單選題
注冊會計師應當與治理層就識別出的可能導致對被審計單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或情況進行溝通,除非治理層全部成員參與管理被審計單位。下列各項中,不應與治理層溝通的是( )。
A、這些事項或情況是否構成重大不確定性
B、在財務報表編制和列報中運用持續經營假設是否適當
C、財務報表中的相關披露是否充分
D、這些事項對審計意見的影響
【答案】D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持續經營假設審計中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注冊會計師應該獨立判斷最終的審計意見類型,不能與被審計單位治理層進行溝通。《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24號——持續經營》第22條。
2.單選題
下列關于對持續經營假設的考慮的相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2015年1月至6月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并于2015年8月31日出具審計報告。管理層在編制2015年1月至6月財務報表時,評估其持續經營能力應當涵蓋的最短期間是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止這個期間
B、如果存在多項對財務報表整體具有重要影響的重大不確定性,且財務報表附注已作充分披露,在極少數情況下,可能認為發表無法表示意見是適當的
C、如果管理層編制財務報表時運用持續經營假設不適當,應當發表否定意見
D、如果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不要求管理層對持續經營能力作出專門評估,注冊會計師沒有責任對被審計單位的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作出評估
【答案】D
【解析】
選項D,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是就管理層在編制和列報財務報表時運用持續經營假設的適當性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并就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得出結論。即使編制財務報表時采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沒有明確要求管理層對持續經營能力作出專門評估,注冊會計師的這種責任仍然存在。
3.單選題
下列關于評價管理層對持續經營能力作出評估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管理層作出評估的過程、依據的假設以及應對計劃
B、糾正管理層缺乏分析的錯誤不是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C、管理層評估持續經營能力涵蓋的期間可以短于自財務報表日起的12個月
D、即使有些事項超出管理層評估期間,注冊會計師也需要針對此詢問管理層
【答案】C
【解析】
選項C,管理層評估持續經營能力涵蓋的期間短于自財務報表日起的12個月的,注冊會計師應當提請管理層將其至少延長至自財務報表日起的12個月。
4.單選題
下列有關注冊會計師對持續經營假設的考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如果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不要求管理層對持續經營能力作出專門評估,注冊會計師沒有責任對被審計單位的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作出評估
B、除詢問管理層外,注冊會計師沒有責任實施其他審計程序,以識別超出管理層評估期間并可能導致對被審計單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或情況
C、如果被審計單位運用持續經營假設適當但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且財務報表附注已作充分披露,應當出具標準審計報告
D、持續經營假設是指被審計單位在編制財務報表時,假定其經營活動在可預見的將來會繼續下去,而可預見的將來通常是指審計報告日后12個月
【答案】B
【解析】
本題考查考慮持續經營假設中針對識別出事項或情況時實施追加的審計程序;選項A,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是就管理層在編制和列報財務報表時運用持續經營假設的適當性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并就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得出結論。即使編制財務報表時采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沒有明確要求管理層對持續經營能力作出專門評估,注冊會計師的這種責任仍然存在;選項C,如果被審計單位運用持續經營假設適當但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且財務報表附注已作充分披露,應當發表無保留意見,并在審計報告中增加以“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為標題的單獨部分;選項D,持續經營假設是指被審計單位在編制財務報表時,假定其經營活動在可預見的將來會繼續下去,而可預見的將來通常是指財務報表日后(而非審計報告日后)12個月。
5.單選題
下列有關期初余額的含義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本期期初余額與上期期末余額相等
B、期初余額與注冊會計師首次審計業務相聯系
C、期初余額反映了以前期間的交易和事項以及上期采用的會計政策的結果
D、注冊會計師雖然一般無須專門對期初余額發表審計意見,但應當考慮期初余額對本期報表的影響
【答案】A
【解析】
選項A,由于受上期期后事項、會計政策變更、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等因素的影響,上期期末余額結轉至本期時,有時需經過調整或重新表述,因此本期期初余額與上期期末余額不一定相等。
6.多選題
在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的期初余額進行審計時,注冊會計師的以下做法中不正確的有( )。
A、一般無需專門對期初余額發表審計意見
B、如果前任注冊會計師出具了帶說明段的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仍應在本期審計報告中反映
C、如果在審計過程中發現期初余額對本期財務報表有重大影響,此時注冊會計師應發表保留意見
D、根據期初余額對所審計財務報表的影響程度,合理運用專業判斷,以確定期初余額審計范圍
【答案】BC
【解析】
如果前任注冊會計師對上期財務報表出具了非標準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該審計報告對本期財務報表的影響,只要在導致發表非無保留意見的事項對本期財務報表仍然相關和重大的情況下,注冊會計師應當對本期財務報表發表非無保留意見。如果期初余額存在對本期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的錯報,注冊會計師首先應當告知管理層,只有在錯報的影響未能得到正確的會計處理和恰當列報的情況下,注冊會計師才應當出具保留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7.多選題
針對識別出的可能導致對被審計單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或情況,假定治理層不參與管理被審計單位,下列各項中,注冊會計師應當與治理層溝通的有( )。
A、這些事項或情況是否構成重大不確定性
B、注冊會計師對這些事項或情況實施的追加審計程序
C、在編制財務報表時運用持續經營假設是否適當
D、財務報表中的相關披露是否充分
【答案】ACD
【解析】
注冊會計師應當與治理層就識別出的可能導致對被審計單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或情況進行溝通,除非治理層全部成員參與管理被審計單位。與治理層的溝通應當包括下列方面:①這些事項或情況是否構成重大不確定性;②管理層在編制財務報表時運用持續經營假設是否適當;③財務報表中的相關披露是否充分;④對審計報告的影響(如適用)。
相關推薦:
2021注冊會計師考試時間 | 準考證打印時間 | 注會考試科目
2021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模擬試題 | 注會考試資料 | 經驗技巧
歷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 | 注會考試大綱 | 考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