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單選題
下列關于監盤庫存現金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庫存現金監盤程序只可以用于實質性程序
B、庫存現金監盤程序的參與人有出納、會計主管和注冊會計師
C、庫存現金監盤最好采用突擊方式
D、庫存現金監盤時間最好選擇在上午上班前或下午下班時
【答案】A
【解析】
庫存現金監盤程序可以用作控制測試,也可以用作實質性程序。用作控制測試還是實質性程序取決于注冊會計師對風險評估結果、審計方案和實施的特定程序的判斷。
2.單選題
下列有關治理層、管理層針對舞弊責任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注冊會計師對防止或發現舞弊負有主要責任
B、營造和保持講誠信、講道德的文化有助于防范舞弊的發生
C、治理層的監督包括考慮管理層凌駕于控制之上或對財務報告過程施加其他不當影響的可能性
D、建立適當的舞弊監督程序有助于防范舞弊的發生
【答案】A
【解析】
被審計單位治理層和管理層對防止或發現舞弊負有主要責任。
3.單選題
下列關于舞弊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注冊會計師對防止或發現舞弊負有主要責任
B、對防止或發現舞弊負有主要責任的僅是管理層
C、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整體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獲取合理保證
D、由于審計的固有限制,注冊會計師不對財務報表整體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獲取任何程度的保證
【答案】C
【解析】
被審計單位治理層和管理層對防止或發現舞弊負有主要責任,因此選項AB不正確;雖然存在審計的固有限制,但注冊會計師是有責任對財務報表整體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獲取合理保證,故選項D不正確。
4.多選題
下列有關治理層、管理層以及注冊會計師針對舞弊的責任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在獲取合理保證時,注冊會計師有責任在整個審計過程中保持職業懷疑,考慮管理層凌駕于控制之上的可能性,并認識到對發現錯誤有效的審計程序未必對發現舞弊有效
B、即使可以識別出實施舞弊的潛在機會,但對于諸如會計估計等判斷領域的錯報,注冊會計師也難以確定這類錯報是由于舞弊還是錯誤導致的
C、管理層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未被發現的風險,大于員工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未被發現的風險
D、注冊會計師發現舞弊的能力取決于舞弊者實施舞弊的技巧、舞弊者操縱會計記錄的頻率和范圍、舞弊者操縱的每筆金額的大小、舞弊者在被審計單位的職位級別、串通舞弊的程度等因素
【答案】ABCD
【解析】
選項A,參考《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41號——財務報表審計中與舞弊相關的責任》第九條;選項BD,參考《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41號——財務報表審計中與舞弊相關的責任》第七條;選項C,參考《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41號——財務報表審計中與舞弊相關的責任》第八條。
5.單選題
在判斷注冊會計師是否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執行工作以應對舞弊風險時,下列各項中,不需要考慮的是( )。
A、注冊會計師是否根據具體情況實施了審計程序,并獲取了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B、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是否保持了職業懷疑
C、注冊會計師是否識別出舞弊導致的財務報表重大錯報
D、注冊會計師是否根據審計證據評價結果出具了恰當的審計報告
【答案】C
【解析】
由于審計的固有限制,即使注冊會計師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恰當計劃和執行了審計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財務報表中的某些重大錯報未被發現的風險。完成審計工作后發現由于舞弊導致的財務報表重大錯報,其本身并不表明注冊會計師沒有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執行審計工作。
6.多選題
下列有關注冊會計師在執行財務報表審計時對法律法規的考慮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注冊會計師沒有責任防止被審計單位違反法律法規
B、對于不直接影響財務報表金額和披露的法律法規,注冊會計師應就被審計單位遵守了這些法律法規獲取管理層的書面聲明
C、如果識別出被審計單位的違反法律法規行為,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是否有責任向被審計單位以外的監管機構報告
D、對于直接影響財務報表金額和披露的法律法規,注冊會計師應就被審計單位遵守了這些法律法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答案】ACD
【解析】
選項B,對于不直接影響財務報表金額和披露的法律法規,注冊會計師的責任僅限于實施特定的審計程序,以有助于識別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的違反這些法律法規的行為。
7.單選題
下列做法中,通常無法應對舞弊導致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是( )。
A、改變控制測試的時間
B、改變實質性程序的時間
C、改變審計程序的范圍
D、改變審計程序的性質
【答案】A
【解析】
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通過下列方式,應對舞弊導致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1)改變擬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2)改變實質性程序的時間;(3)改變審計程序的范圍。
相關推薦:
2022注冊會計師考試時間 | 準考證打印時間 | 注會考試科目
2022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真題答案 | 注會考試資料 | 經驗技巧
歷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 | 注會考試大綱 | 考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