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作廢也不要忘記納稅
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必然要與外界簽訂合同,如果中間發生意外,雙方廢止了合同,也是需要完成印花稅繳納義務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規定:應納稅憑證應當于書立或者領受時貼花。
由此可以看出,企業是否要繳納印花稅,應該看合同的簽訂與否。也就是,只要雙方簽訂了應稅合同,那么就應該在合同簽訂后申報繳納印花稅,而與該合同的過后作廢、是否履行無關。
二、職工報銷費稅前扣除
企業為員工承擔的按規定應由員工個人負擔的社保費部分不能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只有單位承擔的部分允許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若是由于資金緊張等原因,未及時為員工繳納社保,后來補繳的時候支付社保部門的滯納金由于不屬于不屬于稅收滯納金,因此允許稅前扣除,稅法只是對于行政罰款和稅收滯納金不能稅前扣除。
三、見到餐費發票就計入業務招待費
在企業的正常經營中,餐費產生的原因各不相同,不少企業將餐費和業務招待費劃等號。事實上,業務招待費包括餐費,但餐費不一定都是業務招待費。
比如:
1、因業務開展的需要,招待客戶用餐,會計核算上列“招待費”;
2、員工食堂就餐、加班聚餐,會計核算上列“職工福利費”;
3、員工出差就餐,在標準內的餐費,會計核算上列“差旅費”;
4、企業組織員工職業技術培訓,培訓期間就餐,會計核算上列“職工教育經費”;
5、企業籌建期間發生的餐費,會計核算上列“開辦費”;
6、以現金形式發放的員工餐費補貼,會計核算上列“工資薪金”;
7、企業召開董事會,董事會期間發生的餐費,會計核算上列“董事會費”;
8、工會組織員工活動,活動期間發生的餐費,會計核算上列“工會經費”;
9、影視企業拍攝過程中“影視劇中的餐費”,會計核算上列入影視成本。
四、支付員工的福利、過節費等統統計入了“管理費用-其他”,沒有進行單獨設置賬戶來核算
財務人員應單獨設置“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明細賬,來核算福利費發生與詳細的明細情況。方便企業內部對福利費加強控制與管理;也便于稅務部門對福利費支出稅前扣除進行有效監控管理。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規定: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應該單獨設置賬冊,進行準確核算。沒有單獨設置賬冊準確核算的,稅務機關應責令企業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稅務機關可對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進行合理的核定。
五、小規模納稅人一定按3%的征收率
小規模納稅人不一定都是適用3%征收率,根據不同的業務類型來適用不同的征收率:
1、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為3%,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的除外。
2、小規模納稅人(除其他個人外)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減按2%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稅。
3、小規模納稅人銷售、出租不動產的征收率為5%。
4、小規模納稅人提供勞務派遣服務等,可以選擇差額征收,按照簡易計稅方法依5%的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
相關推薦:
注冊會計師考試模擬試題 | 注會考試答案 | 注會經驗技巧
歷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真題答案 | 注會考試大綱 | 考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