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利息與利率
一、概念
利息是指在信用關系中債務人支付給債權人的報酬,也就是資金的價格。
利息率是一定時期內利息收入同本金之間的比率。
二、利息率的主要種類
(一)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
1.固定利率
指在借貸業務發生時,由借貸雙方商定的利率,在整個借貸合同期內,利率不因市場資金供求狀況或其他因素而變化。
2.浮動利率
指銀行借貸業務發生時,由借貸雙方共同商定并根據市場變化情況進行相應調整的利率。
(二)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
1.存款利率
指客戶在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存款所取得的利息與存款本金的比率。
2.貸款利率
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發放貸款所收取的利息與貸款本金的比率。貸款利率的高低直接決定著金融機構的利息收入和借款人的籌資成本,影響著借貸雙方的經濟利益。
存貸利差是商業銀行利潤的重要來源,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銀行的經濟效益,對信貸資金的供求狀況和貨幣流通也有重要影響。
(三)基準利率和基礎利率
1.基準利率
由一個國家中央銀行直接制定和調整、在整個利率體系中發揮基礎性作用的利率,在市場經濟國家主要指再貼現利率。
基準利率有兩重含義:一是基準利率決定著一個國家的金融市場利率水平,是金融機構系統制定存款利率,貸款利率、有價證券利率的依據;二是基準利率表明中央銀行對于當期金融市場貨幣供求關系的總體判斷,基準利率的變化趨勢引導著一個國家利率的總體變化方向。
我國目前基準利率:中國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的再貸款利率
2.貸款基礎利率
指商業銀行對其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其他貸款利率可在此基礎上加減點生成。
2013年10月,貸款基礎利率(Loan Prime Rate,LPR)集中報價和發布機制正式運行。
三、我國利率市場化(新增)
利率市場化是指在市場經濟中,利率水平及其結構由經濟主體自主決定的過程。
利率市場化形成機制至少應包括以下相互聯系的組成部分:
一是市場基準利率體系
二是以中央銀行政策利率為核心的利率調控機制
三是金融機構和企業的市場定價能力和利率風險管理能力。
(一)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了解)
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設想
1996年,中國人民銀行取消了拆借利率管制。
1996年和1998年,國債和政策性銀行金融債券相繼實現利率市場化發行。
1997年,債券回購利率實現了市場化。
2000年9月,外幣貸款利率和300萬美元以上大額外幣存款利率放開。
2003年1 1月,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下限放開。
2004年11月,1年期以上小額外幣存款利率全部放開。
2004年10月,放開了人民幣存款利率下限,允許金融機構下浮存款利率。
2008年4月,銀行間市場利率市場化。
2013年7月,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
2014年3月1日,在上海自貿區已先行取消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
2015年5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調整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同時,對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也進行了調整,其中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5倍。
截至目前,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提供的融資中,包括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信托及租賃融資等非貸款類融資業務,以及銀行體系貸款都已經實現了由市場主體自主定價。
l (二)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
l 1.影響
l 利率波動的不確定性影響銀行存貸差的利潤空間,尤其對國內銀行高度依賴利息收入的傳統經營模式造成沖擊;
把定價權交給了市場,對銀行金融產品的定價能力和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l 加大商業銀行面臨的利率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等一系列風險;
l 改變商業銀行外部經營環境,影響銀行業的競爭格局,使競爭日益激烈;
l 影響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增加了資本管理難度。
2.機遇
利率市場化有利于擴大商業銀行經營自主權,有利于商業銀行開展金融產品創新;
利率市場化給商業銀行創造更加自由的經營環境,有利于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
利率市場化增加了商業銀行主動匹配資產與負債的手段。
3.對策
向綜合化經營模式轉變,調整盈利模式及收入結構,積極開展產品創新,加快中間業務發展,擺脫利差利潤的限制;
建立科學的產品定價體系,提升自身的定價能力;
調整存貸款的客戶結構、產品結構,優化資產負債結構,降低經營成本;
完善信用評估體系,建立健全信用評估方法和相關制度,加強信用風險管理能力,避免信用風險增加帶來的潛在危機;
豐富和提高商業銀行的管理方法和水平,完善管理體制,為銀行取得收益提供保障。
第四節 外匯與匯率
一、概念
(一)外匯的概念
外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可以用做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和資產。
外匯一般常指自由外匯,作為自由外匯必須同時具備以下特征:以外幣表示的外國金融資產;在外國能夠得到償付的貨幣債權;可以兌換成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幣資產。
我國外匯條例中外匯,指下列以外幣表示的可以用做國際清償的支付手段和資產:
1.外幣現鈔,包括紙幣、鑄幣
2.外幣支付憑證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銀行卡等
3.外幣有價證券,包括債券、股票等
4.特別提款權
5.其他外匯資產
(二)匯率及其標價方法
1.匯率
匯率是指兩種貨幣的折算比率,是以一國貨幣來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2.外匯標價法:
(1) 直接標價法
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的本國貨幣。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應付多少本幣。
直接標價法下,匯率上升,外幣升值,本幣貶值;匯率下降,外幣貶值,本幣升值。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都采用直接標價法。
(2)間接標價法
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
間接標價法下,匯率上升,外幣貶值,本幣升值;匯率下降,外幣升值,本幣貶值。
市場上采取間接標價法的貨幣主要有英鎊、歐元、澳大利亞元、新西蘭元等。
(三)匯率的種類
匯率分類 |
固定匯率、浮動匯率 |
即期匯率、遠期匯率 (遠期差價分升水、貼水、平價) | |
官方匯率、市場匯率 | |
名義匯率、實際匯率 |
二、匯率變動的影響因素(新增)
(一)國際收支
當一國存在較大國際收支逆差時,本國外匯收入比外匯支出少,對外匯的需求大于外匯供給,會造成外匯匯率上漲,本幣對外貶值;
反之,當一國處于國際收支順差時,本國出口增加、外匯收入增加,而進口減少、外匯支付減少,這時,外匯供給大于支出,從而造成本幣對外升值,外匯匯率下跌。
(二)利率水平
當一國提高利率水平或本國利率高于外國利率時,會引起資本流人,由此對本國貨幣需求增大,使本幣升值,外匯貶值;反之,當一國降低利率或本國利率低于外國利率時,會引起資本從本國流出,由此對外匯需求增大,外匯升值,本幣貶值。
(三)通貨膨脹因素
一國發生通貨膨脹的情況下,該國貨幣實際購買力下降,其對外幣比價同樣趨于下跌。
(四)政府干預
政府干預的形式主要是直接在外匯市場上買進或賣出外匯,以改變外匯供求關系,促使匯率發生變化。其影響匯率變動的能力,取決于該國金融當局持有的外匯儲備的多少。
(五)一國經濟實力
如果一國經濟實力較強,為本幣幣值穩定和堅挺提供物質基礎,同時會增強外匯市場對該國貨幣的信心,從而導致本幣對外不斷升值。
反之,如果一國經濟實力較弱(增長緩慢、通貨膨脹率高、國際收支巨額逆差、外匯儲備短缺、經濟結構和貿易結構失衡等),會使本幣失去穩定的物質基礎,人們對其信心下降,從而導致本幣對外不斷貶值。
與其他因素相比較,一國經濟實力強弱對匯率變化的影響是長期的。
(六)其他因素
一些非經濟因素、非市場因素的變化往往也會波及外匯市場。比如一國政局不穩、有關國家領導人更替、戰爭爆發等,都會引起外匯市場行情的波動。
另外黃金市場、股票市場、石油市場等其他投資品市場價格發生變化也會引致外匯市場匯率波動。
三、人民幣國際化和外匯管理體制改革(新增)
(一)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即人民幣在國際范圍內行使貨幣職能,逐步成為主要的貿易計價結算貨幣、金融交易貨幣和國際儲備貨幣。
近幾年,我國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加快,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人民幣跨境貿易投資結算規模迅速擴大;資本與金融項下人民幣業務不斷突破。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步伐加快,人民幣外匯市場交易已經初具規模;外經貿領域人民幣計價擴大;貨幣互換協議規模持續擴大;人民幣離岸市場快速發展;人民幣與外幣直接交易擴大;人民幣開始進入一些國家的外匯儲備。
(二)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
第一階段(1978--1993年),外匯管理體制改革起步。
這一階段以增強企業外匯自主權、實行匯率雙軌制為特征。這一階段,外匯管理體制處于由計劃體制開始向市場調節的轉變過程,計劃配置外匯資源仍居于主導地位,但市場機制萌生和不斷發育,對于促進吸引外資、鼓勵出口創匯、支持國內經濟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十四屆三中全會在《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提出“建立以市場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的改革方向。此后,中國始終堅持這個方向,不斷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第二階段(1994--2000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外匯管理體制框架初步確定。
1994年初,取消外匯留成制度,實行銀行結售匯制度,從1994年1月1日起,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建立統一規范的外匯市場。并軌后的人民幣匯率變動主要根據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來決定。這一階段,我國初步確立了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外匯管理制度框架。
第三階段(2001年以來),以市場調節為主的外匯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
2001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積極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管理,健全國際收支統計監測,完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2005年7月21日,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外匯管理方式加快從重點管外匯流出轉為流出入均衡管理,逐步建立起資本流動雙向均衡管理的制度框架,在2008年新修訂的《外匯管理條例》確立了均衡監管思路,并在行政法規層面明確取消了強制結售匯制度。
我國現階段匯率政策:
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相關推薦:
銀行專業資格考試教材 | 考試大綱 | 考試介紹
美好明天 在線課程 |
主講老師 | 必會考點 精講班 必會考點精講班
課程時長:15h/科 學習目標:精講必考點,夯實基礎 ·根據最新教材,全面梳理知識體系,構建知識框架; ·精講必考知識點,打牢基礎,細化得分要點。 |
專項 提升班 專項提升班
課程時長:3h/科 學習目標:專項歸納整合,集中突破 ·根據考試特點及高頻難點、失分點,進行專項訓練; ·對計算題、法律題等進行專項歸納整合,集中突破,高效提升。 |
考點 串聯班 考點串聯班
課程時長:3h/科 學習目標:高頻考點強化,考前串聯速提升 ·濃縮高頻考點進行二輪精講,考前點題,鞏固提升; ·考前圈書劃點,掌握必會、必考、必拿分點! |
內部 資料班 內部資料班
課程時長:6h/科 學習目標:感受考試氛圍,系統測試備考效果 ·大數據分析技術與名師經驗相結合,編寫3套內部模擬卷,系統測試備考效果; ·搭配全套卷名師精講解析視頻,高效查漏補缺! |
報名 |
---|---|---|---|---|---|---|
![]() |
![]() |
![]() |
![]() |
|||
課時安排 | 15小時 | 3小時 | 3小時 | 6小時 | ||
法律法規與綜合能力 | 小糖 | 報名 | ||||
個人理財 | 趙明 | 報名 | ||||
風險管理 | 晶鑫 | 報名 | ||||
公司信貸 | 趙明 | 報名 | ||||
個人貸款 | 伊墨 | 報名 |
在線課程 |
2022年全程班 |
|
適合學員 | ①初次報考、零基礎或基礎薄弱的考生 ②需要全程學習,全面、系統梳理考點的考生 ③需要快速提升,高效備考爭取一次通過的考生 |
在線課程 |
2022年全程班 |
|||
適合學員 | ①初次報考、零基礎或基礎薄弱的考生 ②需要全程學習,全面、系統梳理考點的考生 ③需要快速提升,高效備考爭取一次通過的考生 |
|||
夯實基礎階段 | 必會考點精講班
必會考點精講班
課程時長:15h/科 學習目標:精講必考點,夯實基礎 ·根據最新教材,全面梳理知識體系,構建知識框架; ·精講必考知識點,打牢基礎,細化得分要點。 |
|||
難點突破階段 | 專項提升班
專項提升班
課程時長:3h/科 學習目標:專項歸納整合,集中突破 ·根據考試特點及高頻難點、失分點,進行專項訓練; ·對計算題、法律題等進行專項歸納整合,集中突破,高效提升。 |
|||
終極搶分階段 | 考點串聯班
考點串聯班
課程時長:3h/科 學習目標:高頻考點強化,考前串聯速提升 ·濃縮高頻考點進行二輪精講,考前點題,鞏固提升; ·考前圈書劃點,掌握必會、必考、必拿分點! |
|||
內部資料班
內部資料班
課程時長:6h/科 學習目標:感受考試氛圍,系統測試備考效果 ·大數據分析技術與名師經驗相結合,編寫3套內部模擬卷,系統測試備考效果; ·搭配全套卷名師精講解析視頻,高效查漏補缺! |
||||
VIP美題 智能刷題 |
✬✬✬ 三星題庫 |
每日一練 |
||
真題題庫
|
||||
模擬題庫
|
||||
✬✬✬✬ 四星題庫 |
教材同步
|
|||
真題視頻解析
|
||||
✬✬✬✬✬ 五星題庫 |
高頻常考
|
|||
大數據易錯
|
||||
做題輔助功能 | 練題工具 | |||
VIP配套資料 | 電子資料 | 課程講義 | ||
VIP旗艦服務 | 私人訂制服務 | 學籍檔案 | ||
PMAR學習規劃 | ||||
大數據學習報告 | ||||
學習進度統計 | ||||
官網查分服務 | ||||
VIP勛章 | ||||
節點嚴控 | 考試倒計時提醒 | |||
VIP直播日歷 | ||||
上課提醒 | ||||
便捷系統 | 課程視頻、音頻、講義下載 | |||
手機/平板/電腦 多平臺聽課 | ||||
無限次離線回放 | ||||
課程有效期 |
課程有效期12個月 | |||
增值服務 | 贈送2021年全部課程 | |||
套餐價格 | 全科:¥299 |
單科:¥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