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保障激勵政策
1、積極扶持創業。自治區及各地籌集大學生村官創業扶持資金,扶持大學生村官創業。整合農業、科技、扶貧項目資源,提供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自治區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金融機構為大學生村官創業富民提供信息服務、項目開發、風險評估、技術指導、優惠貸款等服務。國務院、自治區有關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就業創業的鼓勵扶持政策,適用于大學生村官。
2、加大招考力度。將大學生村官考錄公務員列入每年選調生和公務員招錄計劃,充分考慮大學生村官的專業、學歷、性別等結構,科學設置崗位。科學確定面向大學生村官定向考錄公務員的比例,并逐步提高定向考錄鄉鎮公務員的比例。除實行職業資格準入和專業限制的崗位之外,縣市區、鄉鎮事業單位要加大從大學生村官中招聘工作人員的力度。在自治區和各地統一招聘其他基層工作人員時,大學生村官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
3、積極開展選拔。把優秀大學生村官列入后備干部培養計劃,注重選拔優秀大學生村官進入鄉鎮和縣市區部門領導班子。鄉鎮和縣市區團委、婦聯領導班子調整時,優先考慮從大學生村官或有2年以上大學生村官工作經歷的人中選配。縣市區公開選拔領導干部,拿出一定職位面向任滿1個聘期、當選并擔任村“兩委”副職以上職務、考核優秀、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大學生村官公開選拔。對在發展經濟、服務群眾、維護穩定中做出突出貢獻,受到自治區級以上表彰的大學生村官,可以破格提拔使用。經選舉擔任鄉鎮黨政機關領導人員或經公開選拔擔任科級領導干部的大學生村官,在國家行政編制限額內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公務員登記。
4、拓寬發展渠道。各級人才機構和職業培訓機構為大學生村官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政策咨詢、就業信息、職業指導等服務。國有企業、金融機構、非公有制企業、社會組織等面向大學生村官招聘工作人員。服務期滿、考核稱職以上的大學生村官,經縣市區組織人事部門推薦,可轉聘為街道社區工作人員、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指導員或其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工作人員。服務期滿、考核稱職以上的大學生村官報考研究生,可以享受有關加分政策。自治區各高等院校開辟多種渠道,支持大學生村官繼續學習。
5、鼓勵留村任職。支持大學生村官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參加村級組織換屆選舉,擔任村“兩委”干部。根據村級組織工作和班子結構需要,可以采取不占職數定向選舉、聘用、設置特需崗位、擔任共青團、婦聯職位等形式,使大學生村官進入村“兩委”班子。
五、管理及服務
1、大學生村官是“村級組織特設崗位”人員,是國家開展的選派項目,系非公務員身份。大學生村官管理及考核比照公務員的有關規定進行,由縣市區黨委組織部牽頭負責、鄉鎮黨委直接管理、村黨組織協助實施。大學生村官人事檔案由縣市區黨委組織部或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所屬人才服務機構免費代管,黨團組織關系轉至所在村。
2、大學生村官每一聘期一般為2年。聘用期滿后,經縣市組織人事部門考核合格,可按照有關程序續聘。任滿兩個聘期、未當選村“兩委”副職以上干部的,原則上不再續聘。
3、聘期內考核工作由縣市區組織部門負責,鄉鎮黨委具體組織實施。考核分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續聘、獎懲、選拔干部、招錄公務員、招聘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報考研究生、代償學費和助學貸款的重要依據。
4、聘期滿不再續聘的,通過職業推介,引導其另行擇業。離崗大學生村官自主擇業前可免費托管人事檔案、免費參加一期職業培訓,3年內繼續享受大學生村官創業扶持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