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圖形推理 |
第 2 頁:定義判斷 |
第 3 頁:類比推理 |
第 4 頁:邏輯判斷 |
101、一般來說,塑料極難被分解,即使是較小的碎片也很難被生態系統降解,因此它造成的環境破壞十分嚴重。近期科學家發現,一種被稱為蠟蟲的昆蟲能夠降解聚乙烯,而且速度極快。如果使用生物技術復制蠟蟲降解聚乙烯,將能夠幫助我們有效清理垃圾填埋廠和海洋中累積的塑料垃圾。以下哪項如果為真,不能支持上述結論?
A. 世界各地的塑料垃圾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
B. 蠟蟲的確能夠破壞聚乙烯塑料的高分子鏈
C. 聚乙烯被蠟蟲降解后的物質對環境的影響尚不明確
D. 現有科技手段能夠將蠟蟲降解聚乙烯的酶純化出來
102、所有的幼兒園都面臨同一個問題:就是對于那些在幼兒園放學之后不能及時來接孩子的家長,幼兒園老師除了等待別無他法,因此許多幼兒園都向晚接孩子的家長收取費用。然而,有調查顯示,收取費用后晚接孩子的家長數量并未因此減少,反而增加了。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解釋上述調查結果?
A. 收費標準太低,對原本經常晚來接孩子的家長沒有太大的約束力
B. 有個別家長對收費行為不滿,有時會故意以晚接孩子的行為來抗議
C. 有些家長因工作忙碌,常常不能及時來接孩子
D. 收費后,更多的家長認為即使晚來接孩子也不必愧疚,只要付費即可
103、應激本身沒有致痛能力,但是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長期應激與疼痛慢性化的發生正相關,即長期處于巨大壓力下的人群,其疼痛癥狀更易遷延,進而發展為慢性疼痛。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調查結果?
A. 具有焦慮傾向的人,其應激水平往往較高,疼痛慢性化的發生率也會更高
B. 長期應激可影響神經內分泌系統,使人的疼痛抑制系統的功能被削弱
C. 吸煙使人體神經內分泌系統發生紊亂,對疼痛感知的影響與應激相似
D. 如果能有效緩解應激,保持心態平和,疼痛慢性化的發生率將會降低50%
104、自從前年甲航運公司實行了經理任期目標責任制之后,公司的經濟效益也隨之逐年上升。可見,只有實行經理任期目標責任制,才能使甲公司經濟效益穩步增長。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
A. 近兩年國家經濟發展速度較快,航運行業的整體形勢大好
B. 沒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的乙航運公司,近兩年的經濟效益也穩步增長
C. 前年甲公司開始實行職工薪酬管理制度改革,極大地調動了公司員工的積極性
D. 如果甲航運公司沒有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近兩年的經濟效益會增長得更快
105、所有的地震都是以P波開始的,這些P波移動快速,使地面發生上下震動,造成的破壞較小。下一個是S波,它的移動很慢,使地面前后、左右晃動,破壞性極大。早期預警系統通過測量P波沿地面移動的情況,來預測S波所造成的影響,然后發出警報。然而,從事此類系統工作的科學家們發現,事實上人們并沒有多少時間為大地震做好準備。要得到上述結論,需要補充的最重要前提是:
A. 地球上每年大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絕大多數的地震人們根本感覺不到
B. 根據歷年大地震的記載,強震大多在夜里瞬間發生,無法在短時間內組織有效的防御行動
C. 地震越大,P波與S波之間的間隔越短,留給人們預警的時間不多
D. 發生較大地震時,人們先感到上下顛簸,而后才有很強的水平晃動,這種晃動是由S波造成的
某次歷史、地理知識競賽規定,每個參賽隊必須由3名選手組成。參賽隊每場回答7道題,其中3道地理題,4道歷史題。同類題目均不連續出現,并依次編號。比賽時按順序答題,每道題只能由一名選手當場作答。
“鎮美”隊在某場比賽中派出了陳佳、趙義、王冰三名選手參賽。賽前約定:
(1)趙義只回答歷史題;
(2)王冰只回答其中1題;
(3)趙義,陳佳答題總數均不少于2題;
(4)每個選手連續回答不能超過2題。
106、“鎮美”隊每個選手完成自己最少的答題任務之后,剩下的題目依次是:
A. 地理題、歷史題
B. 歷史題、地理題
C. 地理題、歷史題、地理題
D. 歷史題、地理題、歷史題
107、如果在該場比賽中,陳佳和趙義均答對了一半的題目,則該場比賽“鎮美”隊答對的總題數最少為:
A. 1題
B. 2題
C. 3題
D. 4題
108、如果有兩名選手答題總數相同,則可以得出:
A. 趙義回答了所有歷史題
B. 陳佳回答的都是地理題
C. 陳佳和王冰每人各答了一道歷史題
D. 陳佳、王冰中的一人回答了一道歷史題
109、如果在該場比賽中,所有的歷史題都答對了,而所有的地理題都答錯了,假定每題1分,則以下哪項中選手的得分情況是不可能的?
A. 陳佳=1;趙義=2;王冰=1
B. 陳佳=2;趙義=1;王冰=1
C. 陳佳=1;趙義=3;王冰=0
D. 陳佳=2;趙義=2;王冰=0
110、補充以下哪項,可以確定該場比賽中3名選手各自的答題編號?
A. 趙義回答的是第1、第7題
B. 陳佳答了4道題
C. 趙義回答的是第3、第5題
D. 陳佳回答的是第2、第4和第6題
相關推薦:
2019國家公務員真題及答案解析 ※ 萬題庫估分 ※ 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