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招生院校對民間版雙學位態度各不相同
“它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教育中介機構。”在周光禮看來,為李賢出具學位認證報告的教育部學位中心是教育部的直屬事業單位,具有官方色彩,行使教育部的部分職能,其行為基本代表教育部的立場。
教育部學位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學位中心遵循“誠信、公正、準確、自愿”的原則開展學位認證工作。“對證書持有者而言,認證報告代表著國家權威機構對其所獲證書的真實性、合法性的確認,是認證機構對證書持有者學習背景、證書的種類和層次等方面的專業評價,能夠為國內外招生和用人單位鑒別學位證書提供依據,這對保護證書持有者在國內外進一步深造和就業等合法權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該負責人說。
“教育部門認可,我們就認可。”在咨詢民間版雙學位報考福建省公務員的政策時,福建省公務員局考試錄用處的工作人員如是表示。
事實上,不只是福建省公務員局對高校頒發的民間版雙學位持這樣的態度。《商務部2013年公務員報考政策問答》亦明確指出:“報考人員持有第二學士學位,即教育部頒發的第二專業的畢業證和學位證,則可以報考第一或第二任一專業的職位;如報考人員僅獲得輔修二學位,即學校頒發的輔修專業證書,則只能報考其主修專業的職位。”
而交通部海事局則承認學校頒發的第二學位證書“考生可以以第二學位專業報考相關職位。”發布于今年10月16日的《關于報考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公務員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寫道。
記者查閱部分公務員及事業單位招考的政策時發現,在對民間版雙學位的態度上,不同級別、不同地域、不同業務的招考部門的政策各不相同。
相較而言,許多企業在招聘時對民間版雙學位的態度較為開放。多名供職于企業的民間版雙學位畢業生告訴記者,由于具有復合型專業背景,他們反而更受青睞。
對于修讀民間版雙學位的學生來說,他們并非只在就業時才會在意自己的第二個學位(專業)。他們升學時,有的高校也會對此有特別的政策規定。
就讀于南京某高校的大三學生許天正為這個問題糾結。在她所就讀的高校,學生可以通過輔修、雙學位、第二專業等3種途徑修讀本專業以外的課程。與其他學校不同的是,修讀第二專業要求的學分數與原專業完全相同,修讀雙學位要求的學分數反而少。
修讀法學第二專業的許天有報考法律碩士的打算。但法律碩士根據本科專業是否為法學分有不同方向,有的學校要求本科非法學的必須重修基礎課。“雖然法學不是我第一學位的專業,但我也很完整地學了,沒必要再重修基礎課。”許天說。
北京某政法院校在招收2013年博士研究生的公告中則要求,學生本科、碩士研究生階段至少要有一個專業為法學。公告特別強調,“法學”指專業代碼開頭為0301的“小法學”,思想政治教育等“大法學”不包括在內。
據了解,部分學生因擔心雙學位不被國家承認,陸續退出了學習。“我所在的‘雙學位’年級,有200多人,這學期近30人至今沒有交費。”福建某高校一名2011級女生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