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fā)展
胡錦濤在“七一”講話中指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fā)展的最新成果。“七一”講話從四個方面分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堅持和發(fā)展)的關系,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tǒng)一,堅持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政黨必須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場,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二、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的強大理論武器
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三、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黨的十六大高度評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并且寫入黨章,實現(xiàn)了我們黨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這是歷史性的決策,也是一個歷史性貢獻。
四、黨的立黨之本、執(zhí)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立黨之本,就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立和成長、鞏固和發(fā)展、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條件。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立黨之本,在于其組織的(先進性)和宗旨的(崇高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方面強調中國共產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實現(xiàn)好、維護好和發(fā)展好人民利益,是保持和提高黨的先進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它突出了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重要歷史使命。
“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執(zhí)政之基。黨的執(zhí)政地位來自于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黨執(zhí)政基礎的根本在于堅持“三個代表”,只有堅持“三個代表”,黨的執(zhí)政根基才堅實,領導地位就越鞏固。
“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力量之源。主要表現(xiàn):一是由黨的自身的數(shù)量、質量、結構、團結及其所從事事業(yè)的正義性所產生和形成的“自身力量”;二是由黨所代表、所聯(lián)系和所服務的人民群眾的廣泛性、持久性和實效性所產生和形成的“源泉力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