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信用原則對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的建設需要誠實信用原則作指導,市場經濟信用體系的建設是大勢所趨。
市場經濟信用體系建設的途徑:
一是加快立法。目前我國在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規基本上處于空白狀態,要把社會信用體系建立起來,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首先,要界定好政府行政公開與保護國家經濟安全的界限。應當確立“原則上所有政府信息都要公開,不公開即要保密可另行規定。政府信息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所有個人均可以平等地獲取。政府機關決絕提供信息有舉證責任,否則必須提供拒絕的理由。政府機關拒絕提供信息時,申請人可以向法院請求司法救助。要明確國家秘密的范疇,國家秘密可以不實行信息公開。劃清這個界限,即使建立信用體系的要求,也是我國建立符合世界經濟一體化對政法管理體制的要求,因此是當權首要任務是立法。其次,要界定好商業機密與公開信用信息和消費者私人隱私與公開信用信息的界限。這是立法的難點也是重點,缺乏這方面的立法,就不能開展對消費者信用調查評價工作,消費者信用評價體系也就建立不起來,消費信貸,信用銷售就無法形成規模。我國目前建立社會信用體系任務十分迫切,而我國還處在社會信用體系缺乏法律基礎的時期,這就要求我國在立法程序上對信用立法能否實行特辦,分清重點和緊松,在近期內加快出臺《信用信息公開法》、《隱私權法》、《商業銀行法》、《消費信用保護法》、《商業秘密法》等,抓緊修改《公司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和《破產法》。”
二是加快培養社會信用市場主體。這是我國能否盡快建立信用體系的關鍵所在。一批信用服務企業正在進入信用市場。要使我國及早擁有具有一定競爭力的信用市場主體,還有大量細致的工作去完成。首先是培育與國際接軌的大型信用評級公司。對已經取得信用評級資格、積累了一定經驗。有良好信用的社會信用評級企業,為他們提供加快發展的餓條件。政府相關部門的信用信息要首先對這些企業開放,同時給予一定的信貸和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幫助這些企業建立較強的信息加工處理商用數據庫,提高信用評級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其次要抓緊建立消費者信用評價服務企業,政府引導推動,委托公司經營,條件成熟后企業再與政府分離,進行市場化運作。第三,是加快建立企業信用調查評級企業。這是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關鍵環節。要從整合行政資源入手,把海關、工商、質檢、稅務、貿易、銀行、證券、保險、公安、法院、環保等方面有關企業信用的信息和數據作為主要信用資源,國家投資建設一個大規模的數據庫,集中各方面的數據,作為信用體系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按照建立信用服務企業的市場要求,加快培育從事企業信用調查評級服務的企業,條件成熟后有償向企業轉讓數據庫或數據資料。在發展信用服務業的同時,還要引進先進的經營理念、先進的評級技術和專門人才作為工作重點。
三、加快建立對失信者的懲戒機制。要盡快推進市場制度。首先建立對從事信用服務企業的懲戒機制,要明確行業規則,提高企業的自我約束力。對那些遵守行業操作規則、自身不守信用的企業失信行為要讓他們承擔無限制責任,決不能把信用服務業搞壞。其次要設立專門的對失信者懲戒的政府主管部門。在美國,對失信懲戒的政府部門分為兩類,一類是金融系統的主管部門;一類是非金融系統的主管部門,這很值得我們借鑒。第三是建立與失信懲戒相適應的司法配合機制。諸如社區義務勞動、社區矯正、罰款等各類刑罰,使失信者付出各種形式足以彌補其對社會造成的危害的代價。
四是加快促進信用中介服務行業的發展。信用信息的市場化是信用服務行業發展的客觀基礎,是建設信用體系的必由之路,由于對信用的評價主要是建立在企業和個人信用歷史記錄基礎上,建議一方面要鼓勵信用中介機構注重自身信用數據庫建設,同時在當前我國信用環境惡化的情況下,必須強調信用服務中介機構的規范發展,使其真正成為體現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和品格的社會信用服務機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