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發展經濟與擴大就業良性互動不偏離。通過發展經濟擴大就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途徑。我們黨堅持把穩定和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把促進就業增長和控制失業率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創新實施區間調控,實行有利于促進就業的財稅、金融、產業、貿易等宏觀政策,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過程成為就業持續擴大的過程,使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成為對就業拉動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快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服務業,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發展壯大,積極推進簡政放權,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鼓勵創新創業,新型就業形態、就業新機會不斷涌現,有力推動了就業結構改善。
堅持統籌城鄉就業的發展道路不停步。我國是農業大國,解決農民就業問題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一環,也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方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始終堅持統籌城鄉就業改革,逐步放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積極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妥善解決農民工面臨的突出問題,實現了近3億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和向城鎮流動,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堅定信心、接續奮斗,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我國有13.9億人口、9億多勞動力,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將長期存在,解決好就業問題是我們長期面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國際經濟政策走勢分化、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深入推進,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這些情況不可避免會對就業產生重要影響。但也應看到,我國經濟始終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經濟運行延續增速基本平穩、結構調整優化、質量效益改善、風險總體可控的局面,內在動力不斷增強,新舊動能有序轉換,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特征進一步顯現,能夠為擴大就業創造良好條件、奠定堅實基礎。
綜合考慮國內外各種因素尤其是我國經濟發展向好態勢,只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深化改革,我們就有信心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目標。一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關于就業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領會做好就業工作的重大意義,正確把握就業工作的基本規律、目標任務和基本要求,把促進就業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切實抓緊抓實抓好。二是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堅持把促進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擺在突出位置,加強就業政策與經濟政策的協調,推動“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展,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機會。三是與時俱進完善就業政策。制定以培育新動能來促進就業的政策,完善適應新就業形態的勞動用工和社保政策。進一步完善公平就業制度,不斷破除妨礙勞動者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四是多措并舉穩定重點群體就業。深入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和基層成長計劃;扎實推進就業扶貧,幫扶更多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和脫貧;穩妥推進去產能職工安置;著力促進新生代農民工穩定就業。五是加強和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和職業培訓。健全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推行終身職業培訓制度,大規模開展技能培訓,加快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07日 07 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