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5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7 頁:判斷題 |
第 8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31.【答案】D。解析: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討論和制定了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丁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32.【答案】B。解析: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三者有機統一。不可分割。
33.【答案】C。解析:我國人均耕地面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耕地保護與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34.【答案】A。解析:目前,我國明確提出要協調區域發展,把全國分成四大經濟區,即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區(包括四川、重慶、貴州、云南、廣西、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局部)和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局部)。所以A項錯誤,符合題意。
35.【答案】B。解析:傳閱的方式有四種:①設閱文室。此法適用于文件閱讀范圍較廣的單位。②以人立戶,即為每一位領導人設立一個文件夾,將需要閱讀的文件夾在一起,呈送閱讀。③以文立戶,即把文件按閱讀對象的順序組織傳閱,并填寫文件傳閱單,每位閱文人閱后均應簽字。④送達傳閱,即由秘書人員將文件送到有關部門組織集體閱讀。在傳閱時,應避免“橫傳”。以文立戶傳閱時,領導人之間自行橫向傳閱,容易造成文件的延誤和丟失,因此,應以秘書人員為軸心,進行直傳。綜上,B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36.【答案】A。
37.【答案】C。解析: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對象告知或轉達有關事項或文件,讓對象知道或執行的公文。通告適用于公布社會各有關方面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公報也稱新聞公報。是黨政機關和人民團體公開發布重大事件或重要決定事項的報道性公文。公告,是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向國內外鄭重宣布重大事件和決議、決定時所用的一種公文。
省政府辦公廳要求各級各部門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走進群眾開展春節慰問活動應使用的公文文種為“通知”,本題正確答案為C。
38.【答案】A。解析:古代中醫治療學的基礎奠定于《傷寒雜病論》。A項錯誤。
39.【答案】D。解析:我國創辦的第一個國際科技組織是“國際數字地球協會”,已得到國務院的批準。由我國牽頭發起成立的“亞太催化學會”正在籌備之中。
40.【答案】C。
二、多項選擇題
41.【答案】BCD。解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等于說馬克思主義就是中國哲學。
42.【答案】CD。解析:A項明顯不正確,因為主體選擇性必須以社會發展的決定性為前提。選擇是在既定歷史條件下的選擇,是在客觀可能的時空條件下的選擇,它受社會規律的制約;人們不能選擇生產力,也不能任意選擇和變革生產關系;它不能改變人類歷史的總體進程,故排除B項,而選CD。
43.【答案】ABD。解析:我們要依靠科技形成少排放、多利用的消費模式,故排除C項。
44.【答案】ABCD。解析:本題考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共同點。三者在每個時代所關注的實踐重心、歷史背景等都不同。但在理論基礎、原則立場、思想方法和歷史使命上是統一的。
45.【答案】AC。解析:《憲法》第45條第1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因此A是正確的。勞動、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但依法服兵役只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因此B是錯誤的。我國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區、自治州和自治縣,因此C是正確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當地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但不包括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因此D選項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