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的創立和發展
一、馬克思、恩格斯黨的學說
19世紀三四十年代,在歐洲隨著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工人隊伍不斷壯大,并成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無產階級在反抗資本主義的斗爭中,逐步認識到必須采取組織化的形式,建立政黨。馬克思、恩格斯在創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實踐中,提出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基本思想。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要獲得徹底的解放,首要的條件是必須建立一個自覺的革命政黨。只有這樣,才能作為一個階級來行動,才能保證社會革命取得勝利和實現消滅階級的最終目的。
馬克思、恩格斯科學地闡明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指導思想、綱領和組織原則等問題。指出:(1)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2)共產黨以科學的世界觀作為理論基礎,這個科學的世界觀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3)共產黨必須制定一個明確的、積極的綱領。黨的最近目的是奪取政權,最終目的是實現共產主義;(4)共產黨必須實行民主和集中相結合的組織原則,黨內充分民主,同時又有嚴格的紀律;(5)共產黨堅持“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國際主義原則。這些基本思想為無產階級政黨的建設奠定,理論基石出。
二、列寧新型無產階級政黨學說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進入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列寧在領導俄國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和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了建立和鞏固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一系列問題,創立了完整的建黨學說。
列寧在黨的建設上最突出的貢獻是組織建設方面。他強調,黨是無產階級有組織的部隊,黨員必
須參加黨的一個組織;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進組織,“是階級的先進覺悟階層,是階級的先鋒隊”;黨必須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使之成為一個統一的、有戰斗能力和行動能力的革命政黨;黨內必須有嚴格的鐵的紀律;黨是無產階級組織的最高形式,負有在政治上領導其他組織的責任。正是因為列寧建立了一個新型無產階級政黨,才領導十月革命取得了勝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黨執政以后,列寧又積極探索執政黨建設問題。他提出,必須堅持黨在國家生活中的領導地位,黨的任務是對國家機關的工作進行總的領導,而不是進行瑣碎的干預;執政黨的根本任務是進行經濟建設,全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學會管理經濟,成為內行;執政黨最嚴重最可怕的危險之一是脫離群眾,必須同各種官僚主義現象作斗爭;執政黨要發展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執政黨要注重黨員質量,純潔黨員隊伍等。這些重要思想,是列寧新型無產階級政黨學說在執政條件下的發展,對于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毛澤東黨的學說
在井岡山時期,即紅軍創建時期,毛澤東就開始提出自己的建黨學說。在抗日戰爭特別是在延安整風時期,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建黨學說。.新中國成立前后及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建黨學說又有新的發展。毛澤東建黨學說的要點是:(1)既要革命就要有一個革命黨,黨是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2)黨的建設同黨的政治路線密切聯系著。在黨的正確的政治路線確定之乒,黨的各方面建設都要緊緊圍繞黨的政治路線來進行,為實現黨的政治路線服務;(‘3)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黨員不但要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在思想上入黨,經常注意以無產階級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4)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實行高度民主和高度集中相結合,努力創造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5)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實行“任人唯賢,,的干部路線和德才兼備的干部標準,以及提出一整套識別、使用、愛護和團結干部的政策;(6)把黨風建設放在重要地位,指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是巾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志;(7_)創造了在全黨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進行馬克思列寧芒義思想教育的整風形式;(8)針對歷史上黨內斗爭中存在的“殘酷斗爭、無情打擊,,的“左,,傾錯誤,提出“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確方針,強調在黨內斗爭中要達到既弄清思想又團結同志的目的;(9)執政黨要繼續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和艱苦奮斗的作風,警惕資產階級恩想的侵蝕,反對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
四、鄧小平黨的建設理論主要內容
鄧小平關于執政黨建設理論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黨的學說的繼承和發展,是當代中國共產黨建設的指南;军c包括:
(1)在執政黨建設目標上,強調把我們黨建設成為有戰斗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成為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
(2)在執政黨的思想建設上.強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正確的思想路線。(3)在執政黨的政治建設上.強調要提高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4)在執政黨的制度建設上,強調要進行黨的領導制度改革,完善黨規黨法,實現黨內生活民主化
制度化。
(5)在執政黨的組織建設上。強調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強黨的團結統一。
(6)在執政黨的干部建設上.強調實行干部隊伍“四化”(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方針,造就朝氣蓬勃的領導干部隊伍。
(7)在執政黨的黨風建設上,強調執政黨的黨風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要從嚴治黨,反對腐敗。
(8)在執政黨處理黨內矛盾和斗爭上,強調要實事求是。
(9)在執政黨對外關系上,強調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正確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堅持按照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刁、干涉內部事務的四項原則來處理黨與黨之間的關系。
五、“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執政黨建設理論的發展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不僅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而且創造性地回答了在長期執政、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叭齻代表”重要思想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黨的建設,重點是要把握好黨的歷史方位,以改革的精神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切實解決好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叭齻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關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的思想;關于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關于把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殳放在首位,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療式和執政方式的思想;關于堅持民主集中制,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的思想;關于大力培養忠誠F馬克思主義、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會治黨治國的政治家的思想;關于領導干部一定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思想;關于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的思想;關于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的思想;關于反對腐敗是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政治斗爭的思想等。這些重大思想,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重大發展,為把黨建設成為用鄧小平理論武裝起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始終走在時代前列、領導全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指明了前進廳向和現實途徑。
六、中共十六大以來黨的建設理論創新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繼往開來、與時俱進,提m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中繼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進一步創新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理論。主要有:
第一,提出了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喧要思想。強調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第二,提出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思想。強調無產階級政黨奪取政權不容易,執掌好政權尤其是長期執掌好政權更不容易。第三,提出了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的總體布局。強調要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為重點加強組織建設,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加強制度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斗、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這個以“一條主線、五個重點”為主要內容的總體部署,是我們黨從實踐上、理論上探索和創新黨的建設的重大成果。
第四,提出了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七、中共十七大以來黨的建設理論創新
第一,明確了一條主線:就是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全面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
第二,突出了五個重點:就是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為重點加強組織建設,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加強制度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
第三,確立了一個目標:就是把我們黨建設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斗、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第四,提出了六項任務:就是深入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著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繼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著力建設高素質領導班子;積極推進黨內民主建設,著力增強黨的團結統一;不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著力造就高素質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全面鞏固和發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著力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切實改進黨的作風,著力加強反腐倡廉建設。
四個“著眼于”為我們黨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進一步把黨建設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斗、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指明方向。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還提出“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這是一個重大命題和重大任務。這一命題,體現了我們黨對世情、黨情、酗情深刻變化的清醒認識,反映了我們黨對鞏固執政地位、堅持長期執政的深刻自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