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
一、當代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當代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這是對中國與世界的關系作出的一個重要判斷,表明了中國的發展繁榮同世界繁榮穩定密不可分的關系,向全黨提出了樹立世界眼光、增強戰略意識、提高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能力的基本要求。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始終不渝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對外開放向著全療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方向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中國的發展,不僅使中國人民穩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對外經貿合作始終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中國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大量的投資機會、物美價廉的商品。中國也積極走出去擴大對外投資,發展對外援助,支持和幫助其他國家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步伐。中國同世界的聯系是全方位的,除了經濟上的互利合作,政治上也積極發展同各國的友好關系。
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世界高度關注中國,關注中國的發展方向,關注中國君國際問題上的立場和態度。面對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中國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采取的一系列舉措,不僅對本國經濟的恢復增長發揮了很大效果,而且對區域經濟乃至世界經濟都產生了積極影響。
中國與世界日益緊密的聯系要求我們,要從全球的和戰略的高度把握世界形勢的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充分理解和深刻認識國內、國際因素的相互影響,妥善運用國內、國際條件的相互轉化,周密考慮國內政策的國際效果,敏銳應對國際事件的國內反應,善于在國際環境的深刻變化中把握發展機遇,善于在國內事業的不斷發展中優化外部環境,有效調動和充分發揮國內、國際有利我國發展的各種積極因素,努力消除和遏制阻礙我國發展的一切不利條件,保證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
二、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
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鞏固和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努力爭取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睦鄰友好的周邊環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環境和客觀友善的輿論環境,維護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
第一,繼續同發達國家加強戰略對話,增進互信,深化合作,妥善處理分歧,推動相互關系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第二,繼續貫徹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加強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和務實合作,積極開展區域合作,共同營造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地區環境。
第三,繼續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深化傳統友誼,擴大務實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維護發展中國家的正當要求和共同利益。
第四,繼續積極參與多邊事務,承擔相應國際義務,發揮建設性作用,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第五,繼續開展同各國政黨和政治組織的交流合作,加強人大、政協、軍隊、地方、民間團體對外交往,增進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中國政府和人民愿與世界各國人民一道,為建立和平、公正、和諧的新世界而不懈奮斗。
三、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致力于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熱點問題,推動國際和地區安全合作,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這是中國的一貫立場和主張。
恐怖主義是指為了達到某種政治或社會目的,通過制造恐怖氣氛來引起社會注意,以威脅有關政府或社會,針對非戰斗目標特別是無辜平民目標的各種形式的違法或刑事犯罪性質的暴力或非暴力破壞活動。
中國一貫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無論恐怖主義發生在何時、何地,針對何人,以何種方式出現,國際社會都應采取一致立場,堅決予以譴責和打擊。
中國將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作出不懈努力,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為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