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10 頁:判斷題 |
第 11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12 頁:材料題 |
查看匯總:2014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全真模擬卷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請將你認為正確的選項涂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每題0.8分。共68分。)
1公文最基本的作用是( )。
A. 領導和指導
B. 聯系和關照
C. 依據和憑證
D. 宣傳和教育
參考答案:C
解析:公文是辦理公務的憑證和依據。當其目的實現,現實效用消滅以后,它所記載的內容仍然具有歷史的憑證和依據作用。離開了這一作用,公文的其他作用都無從發揮。正因為如此。人們認為憑證和依據作用是公文最基本的2一百年前,孫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成為革命黨人奮斗的綱領。以下論述能夠體現民權主義思想的是( )。
A. “就算漢人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 “驅逐韃虜之后。光復我民族的國家”
C. “改良社會經濟組織,核定天下地價”
D. “滌二百六十年之齷齪.復四千年之祖國”
參考答案:A
解析:民族主義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反滿”,“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權主義是三民主義的核心,它反映了近代中國社會的一個主要矛盾,即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民生主義是孫中山的“社會革命”綱領,它希望解決的課題是中國的近代化,即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使中國由貧弱至富強:同時還包含著關懷勞動人民生活福利的內容,以及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潰瘍的批判和由此產生的“對社會主義的同情”。A項屬于民權主義的內容。B、D兩項為民族主義的體現。C項是民生主義的體現。故本題答案選A。
3農業生產要素主要指( )。
A. 勞動者、勞動工具、土地
B. 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
C. 土地、勞動力、資金
D. 化肥、農藥、農膜
參考答案:C
解析:農業生產要素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為了獲得人們需要的各種農產品所必須投入的各種基本要素的總稱。農業生產要素可以分為以土地和水為代表的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本和科學技術。故本題答案選C。
4農業和土地問題一直是中國政府所關注的重要問題,以下關于稅收土地等政策按照時間順序排序.正確的是( )。
A. 兩稅法一租庸調制一一條鞭法一攤丁人畝
B. 農民交租交息,地主減租減息一耕者有其田一《中國土地法大綱》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C. 俄國農奴制改革一林肯頒布《宅地法》一日本明治維新一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
D. 《汜勝之書》一《齊民要術》一《農政全書》一《農桑輯要》
參考答案:C
解析:兩稅法在唐代后期;租庸調制在隋代及唐前期;一條鞭法在明代中葉實施;攤丁人畝在清代康乾年間實施。故A項錯誤。
農民交租交息,地主減租減息是抗日戰爭勝利時期的方針;耕者有其田是在1949年9月29日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提出的;《中國土地法大綱》是在1947年頒布;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以后實施的.故B項錯誤。
俄國農奴制改革又稱1861年改革;林肯頒布《宅地法》在1862年;日本明治維新發生在1868年,但一般把前年的大政奉還,王政復古等許多政治變動包含在內;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是中國1937年提出的口號.故C項正確。
《汜勝之書》是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農書;《農政全書》是明代徐光啟所作;《農桑輯要》為元代著作;而《齊民要術》為北魏賈思勰作。故D項錯。
5
領導運用權力必須遵從和維護規范制度.但也有超越規章制度進行特殊處理,這實際是( )。
A. 運用權力中的合法性原則
B. 濫用權力
C. 運用權力中的例外原則
D. 權力尋租
參考答案:C
解析:例外原則指領導運用權力必須遵從和維護規章制度,但也有權超越規章制度進行例外處理。進行例外處理必須有充分正當的理由,并符合合法性原則和民主原則。故本題答案為C。
6下列文種中屬于法定公文的是( )。
A. 計劃
B. 簡報
C. 通報
D. 調查報告
參考答案:C
解析:ABD三項為事務文書。
7正確處理國家和企業的分配關系。關鍵問題是( )。
A. 生產要素價格的確定
B. 企業要自主經營
C. 工資總額的確定
D. 利潤分配參考答案:D
解析:黨的第十二次代表大會給全國人民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宏偉藍圖,實現這一宏偉計劃的一個突出問題是重點經濟建設與財力分散、資金不足的矛盾。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其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要正確處理國家與企業之間的利潤分配問題。故本題答案為D。
8在經濟發展中起最大作用的是( )。
A. 勞動力數量的增加
B. 勞動力質量的提高
C. 資本
D. 技術進步
參考答案:D
解析:鄧小平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特別在科技發展日薪月異、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情況下,科技進步更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和決定性制約因素。故本題答案為D。
9下列三部著作成書的先后順序是( )。
A. 《詩經》、《論語》、《春秋》
B. 《春秋》、《詩經》、《論語》
C. 《詩經》、《春秋》、《論語》
D. 《春秋》、《論語》、《詩經》
參考答案:C
解析:《詩經》成書于東周時期。《春秋》,又稱《麟經》(《麟史》),是魯國的編年史,經過了孔子的修訂。《論語》是記載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故本題答案選C。
10人文關懷指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格、人的價值、人的命運和尊嚴的關切.對人的生存狀態和社會地位、人的進步需求、生活條件保障的關注,以及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關懷的核心是( )。
A. 以人為本
B. 助人自助
C. 自我完善
D. 尊重人權參考答案:A
解析:人文關懷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宗旨在于“助人自助”,自覺地對生存環境和主體自身進行自我調節和控制.合理利用自主選擇權利.達到自我完善境界。故本題答案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