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5 頁:不定項選擇題 |
第 7 頁:主觀材料 |
一、單選題,下列各題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其選出,并 在答題卡上將對應題號后的字母涂黑。每小題1分,共25分。
1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的是( )。
A. 朱熹、王守仁、顧炎武B. 戴震、王夫之、魏源
C. 董仲舒、黃宗羲、王夫之
D. 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
參考答案:D
解析: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故選D。
2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指出,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 )。
A. 發展高科技
B. 發展經濟
C. 發展教育
D. 發展能源交通
參考答案:B
解析: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說:“抓住機遇,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現在,周邊一些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比我們快……”從中,可以看出發展經濟是關鍵點。故選B。
3若發現已生效的行政執法行為違法或不當,則( )。
A. 原行政機關無權廢止
B. 原行政機關或上級行政機關有權撤銷
C. 只有權力機關有權撤銷
D. 相對一方當事人有權變更參考答案:B
解析:如果行政機關發現自己的行政行為確肯違法的情形,可依法予以變更。變更的前提是依法,包括按法定程序進行、具備法定的變更事由。行政行為的撤銷應在具備撤銷的要件時,由有權國家機關作出撤銷決定。有權的機關包括本機關、上級機關、司法機關。故選B。4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要堅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也要重視加快社會事業發展。這體現的哲理是( )。
A. 要善于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B. 既要抓重點,解決主要矛盾;又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處理次要矛盾
C. 看問題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D. 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參考答案:B
解析:題干表明既要抓住經濟重心這一主要矛盾,又要加快社會事業發展這一次要矛盾,屬于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結合。故選B。
5根據《憲法》規定,關于決定特赦,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
B. 最高人民檢察院決定
C. 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D. 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
參考答案:D
解析:《憲法》第六十七條規定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特赦的職權。故選D。
6在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系問題上,馬克思主義認為( )。
A. 兩者互為前提和基礎B. 兩者是彼此獨立的歷史發展過程
C. 前者是個人的理想,后者是社會的目標
D. 前者體現了人的個人價值,后者體現了人的社會價值
參考答案:A
解析:在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系問題上,馬克思主義認為兩者互為前提和基礎。故選A。
7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秦朝“焚書坑儒”的根本著眼點是( )。
A. 壓制知識分子
B. 加強君主專制統治
C. 完善法制機構
D. 區別對待古代文化
參考答案:B
解析:秦朝的“焚書坑儒’’與西漢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從根本上都是為了加強對人民的思想控制,鞏固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后者更是從此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與主導地位。故選B。
8詩人白居易在《賣炭翁》中寫道:“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灰塵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對于衣食富足的剝削階級來說,恐怕不是“愿天寒”而是“怨天寒”了。這說明( )。
A.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沒有具體標準B.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無所謂正確或錯誤
C. 在階級社會中,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
D. 我們應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
參考答案:C
解析:材料通過對“剝削階級”和“賣炭翁”的對比,說明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故選C。
9下列關于“十二五”時期的歷史定位,敘述錯誤的是( )。
A.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B. 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
C. 綜合國內外形勢,是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D. 是追求GDP增長指標,實現經濟飛速發展的重要時期
參考答案:D
解析:‘‘十二五’’規劃中并未提及GDP增長目標,而是強調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意味著在下一步經濟發展中要兼顧增長和穩定兩個方面,對發展速度的要求在降低,對發展內涵的要求在提高。D項的追求GDP增長指標,實現經濟飛速發展的表述錯誤。故選D。
103G時代,隨著網絡設備成本的大大降低,手機上網的資費會越來越低,同時由于視頻通話等新鮮通訊方式的運用,手機上網的群體會進入快速增長的階段。下列說法锘誤的是( )。
A. 商品的價格與價值成正比B. 使用價值影響消費者的商品需求欲望
C. 物美價廉是消費者購買商品的目的
D. 生產決定消費
參考答案:C
解析:消費者購買商品是因為其有使用價值,C項說法錯誤。ABD三項說法均正確。故選C。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