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綜合分析題 |
第 9 頁:簡答題 |
第 10 頁:論述題 |
66根據下列條件,回答66-70題。
材料一:2009年9月1日,國務院下發《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決定在全國10%的縣(市、區、旗)試行農民社會養老保險,計劃在2020年之前基本實現對農村適齡居民的全覆蓋。當年底,國務院正式批準300多個縣開展農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農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出臺并試點,是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向“全民老有所養”目標邁出的關鍵一步,它將逐步消除農民養老后顧之憂,改變農民只能依靠家庭養老的傳統,具有劃時代意義。
材料二:2009年12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所有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可在跨省就業時隨同轉移,同時禁止參保者退保。
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的作用有哪些?( )
A.具有“安全網”的作用。社會保障,民安所在
B. 具有“平衡器”的作用。社會保障制度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調節中高收入群體的部分收入,提高最低收入群體的保障標準,減少貧困,適當縮小不同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使其保持在一個適度的水平
C. 具有“助推器”的作用。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既有利于提高勞動者自身素質,促進勞動力的有序流動,一定程度上激發我國經濟的活力,推動經濟更快地發展,又可以避免社會消費的過度膨脹,引導消費結構更為合理,平衡社會供需的總量,有利于防止經濟發展出現波動,實現更好地發展
D. 具有“穩定器”的作用。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能為勞動者建立各種風險保障措施,幫助他們消除和抵御各種市場風險。避免因生活缺乏基本保障而引發一系列的矛盾,從而維護社會的穩定
參考答案:A,B,C,D
67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成績有哪些?( )
A.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覆蓋的范圍不斷擴大,社保基金的支撐能力逐步增強
B. 初步建立了以城市低保、農村五保、農村特困戶救助、災民救助為基礎,臨時救助為補充,醫療、教育、住房、司法等專項救助相銜接,政策優惠和社會互助相配套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框架
C. 初步形成了以家庭為基礎、社區為依托、供養機構為補充,老年人、殘疾人和孤兒為重點的社會福利服務體系,慈善事業進入政府全面推動的新階段
D. 基本完成下崗再就業工程
參考答案:A,B,C
68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
A.大學生就業問題日趨嚴重
B. 就業方式日益多樣化使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問題更為凸顯
C. 城鎮化進程加速給社會保障制度帶來新問題
D. 人口老齡化使老年人的養老、醫療、社會服務等問題更加突出
參考答案:B,C,D
69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過程中,政府應該施行的舉措有( )。
A.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建立規范的社會保障預算制度,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支出的比重
B. 科學規劃,使社會保障體系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C. 控制物價,避免低收人人群生活得不到保障
D. 進一步加強對社保基金的籌集和監管
參考答案:A,B,D
70如何逐步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
A.必須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
B. 給予低收入人群大量財政撥款,幫助他們脫貧致富
C. 加快出臺社會保險法、社會救助法、慈善法等法律,制定養老保險條例、醫療保險條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條例等法規
D. 要積極發揮商業保險的補充作用
參考答案:A,C,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