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與解析
1【答案】A。解析:認識是主觀的,而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因此“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一辯證的認識運動,充分體現(xiàn)了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B選項中的歷史唯物主義在題中無體現(xiàn)。C選項中,理論是指人們把在實踐中獲得的認識和經(jīng)驗加以概括和總結所形成的某一領域的知識體系。它只是是系統(tǒng)化的理性認識,不能代表認識。故錯誤。D選項在本題中無體現(xiàn)。故本題選A。
2【答案】C。解析:一件事情能否成功,達到預想的結果,關鍵在于在實踐中是否尊重客觀規(guī)律;否則,違背了客觀規(guī)律,雖然具有完成任務的誠心和誠意,也難免遭受挫折或失敗的結果。試題中引用的說法片面夸大了“心誠”的作用,即片面夸大了人的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一種唯心主義觀點。因此,選項C是正確答案。
3【答案】C。解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在其運動中的矛盾及每一個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點,這就要求我們做事情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反對“一刀切”。每一把鎖都有其自己的特點,“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正是反映了這個觀點。故本題答案選C。
4【答案】C。解析:A項與題干無關,B項本身表述錯誤,應該是國體決定政體、政體體現(xiàn)國體,D選項本身表述是正確的,但不能體現(xiàn)我國國體的正義性。C選項強調(diào)了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我國是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所以體現(xiàn)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正義性和必要性。
5【答案】C。解析:辯證唯物主義(辯證唯物論)是馬克思主義的一種哲學理論,是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的科學世界觀。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在本質(zhì)上是物質(zhì)的。物質(zhì)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意識是高度發(fā)達的物質(zhì)——人腦的機能,是客觀物質(zhì)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故本題正確選項為C。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