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論的主要內容
一、鄧論的精髓
1.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科學含義
(1)實事求是:①一切從實際出發;②理論聯系實際;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解放思想:①必須解決過去長期以來所形成的思想僵化問題;②必須注意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③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 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辯證關系 (1)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前提;(2)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3)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統一的基礎在于實踐,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在具體領域的統一,各有其特殊性,又是不斷發展的
二、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1. 社會主義的本質
(1)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2)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是社會主義的根本方向 (3)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目標 2.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1)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馬克思主義的一條基本原理 (2)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3)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的需要
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1. 基本路線
(1)內容: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2)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2. 基本綱領
(1)經濟綱領: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2)政治綱領: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3)文化綱領: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四、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戰略
1.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目標和步驟
(1)目標:到21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2)步驟:①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②再經過十年努力,到2020年建黨一百周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③到21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周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2.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3. 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1)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①促進科技創新,加速科技進步;②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③尊重知識,尊重人才——1996年全國人大八屆四次會議確定為基本國策 (2)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1995年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確定
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2)建立、培育、健全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
(3)轉變政府管理職能,建立健全宏觀調控體系(4)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5)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
2.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1)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2)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3)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3.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
(1)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題分配方式(2)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
(3)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六、中國特社會主義政治
1.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2. 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1)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和內容
目標: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發揚社會主義民主,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
內容: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完善民主監督制度等。
(3)政治體制改革的原則
3.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1)依法治國是當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2)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八、國防和軍隊建設理論
九、“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
1. 思想來源和理論準備:1963年,周恩來將中國共產黨對臺政策歸納為“一綱四目” 2.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首次宣布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 3. 1984年,六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了“一國兩制”戰略構想,使之成為基本國策
十、社會主義外交戰略和外交政策
1.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1)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2)對外開放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 (3)全面提高我國對外開放的水平
2. 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獨立自主是發展我國對外關系的根本原則
(2)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全面發展對外關系
(3)正確處理黨紀關系的四項原則(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 (4)反對霸權主義,推進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
十一、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和領導核心
1. 依靠力量是人民群眾
(1)依靠廣大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 (3)依靠新時期最廣泛的統一戰線 (2)依靠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 (4)依靠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
2. 領導核心:共黨
(1)共黨領導地位的確立
(2)共黨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力量 (3)改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
3. 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