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與資本主義經濟的共同特征:企業的自主經營,資源配置的市場性,經濟活動的開放性,完善的市場體系,市場管理的法制性,宏觀調控的間接性,市場競爭的平等性。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自身特征:
(1)在所有制結構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在分配制度上,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在宏觀調控上,能把人民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計劃和市場兩手段的長處。
(4)在政治制度上,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民主政權是社會主義的基本政治制度。
11、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目標與指導方針
十五屆四中全會指出了2010年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目標:“適應經濟體制與經濟增長方式兩個根本性轉變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需求,基本完成戰略性調整改組,形成比較合理的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建立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科技開發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抗御風險能力明顯增強,使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
十五屆四中全會同時指出了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必須堅持的指導方針:“(1)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2)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改組國有企業;(3)改革同改組、改造、加強管理相結合;(4)建立現代企業制度;(5)推動企業科技進步;(6)全面加強企業管理;(7)建立企業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8)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10)推進企業精神文明建設。
12、現代企業制度的形式和特征
現代企業制度是以企業法人制度為主體、以有限責任制度為核心、以專家經營為特征的新型企業制度。
企業制度的形式:個人業主企業;合伙制企業;公司制企業
我國要建立的現代企業制度特征:
(1)產權清晰
主要是由法律明確界定出包括國家在內的出資者權利和企業法人財產權利,實現出資者所有權與法人財產權的分離。
(2)權責明晰
指所有者(出資者)同企業經營者有各自明確的權利和責任。出資者按投入企業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權益,即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并以其出資額對企業債務承擔有限責任。企業依據其全部法人財產,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照章納稅,對出資者承擔財產保值增值的責任。
(3)政企分開
企業和政府之間不存在行政機構的隸屬關系,政府作為社會經濟管理者不能直接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4)管理科學
指建立科學的企業領導體系和組織管理制度,調節所有者、經營者和職工之間的關系,形成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經營機制。建立合理的決策、執行和監督體系,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除了全面理解和把握以上四條基本特征外,還要突出抓好以下幾個環節:①繼續推進政企分開;②積極探索國有資產管理的有效形式;③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革;④面向市場著力轉換企業經營機制。
13、市場體系的內容及相互關系
市場體系是相互聯系的各類市場的有機統一體,商品市場、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是市場體系的最基本內容,是市場體系的三大支柱。
市場體系內部各類市場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關系,要使市場體系的整體功能得到發揮,必須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大市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