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業單位考試當中,刑法里的罪名認定是刑法考題當中的重要考點,而在眾多罪名中,學員最容易發生誤區就是盜竊、搶奪和搶劫。所以現就這三種行為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練習題:
甲與乙系同事,甲覬覦乙的手表(價值1萬元)已久,某晚聚餐,甲故意將乙灌醉,乙不勝酒力,意識不清,甲主動提出送乙回家,行至某偏僻處,甲取下乙的手表據為己有,甲的行為構成( )。
A.詐騙罪
B.盜竊罪
C.搶劫罪
D.侵占罪
【答案】C。解析: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構成搶劫罪。這道題就考了剛才講到的以灌醉的方式非法占有乙的手表,使乙不能反抗,構成搶劫罪。故本題答案選C。
二、.知識點分析:
1、如何判定搶劫罪、盜竊罪和搶奪罪,以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確定具體罪名。
搶劫、搶奪、盜竊三個可以通過這樣區分:首先,通過是否有沒有暴力成分和是否秘密進行區分是否是盜竊罪盜竊罪秘密進行且不發生暴力。搶奪、搶劫都有暴力成分且公開其次,通過是否對被害人的人身產生侵害區分搶劫和搶奪。上面已經提到,搶劫通過對他人的暴力取得他人財物。而搶奪只是對物的暴力,不對人身產生侵害。
搶劫罪(刑法第263條),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財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強行將公私財物搶走的行為。所謂暴力,是指行為人對被害人的身體實行打擊或者強制。搶劫罪的暴力,是指對被害人的身體施以打擊或強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從而劫取他人財物的行為。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為人實施暴力、脅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凡年滿14周歲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構成搶劫罪的主體。
盜竊罪根據刑法第264條的規定,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公私財物的行為。盜竊罪是最古老的侵犯財產犯罪,幾乎與私有制的歷史一樣久遠。
搶奪罪(刑法第267條),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乘人不備,公開奪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是中國刑法第五章侵犯財產罪中的一項罪名,是介于盜竊罪與搶劫罪之間的一種犯罪形態。搶奪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是構成搶奪罪的重要條件。此外搶奪的情節對定搶奪罪也具有影響。因此,搶奪公私財物數額不大,情節顯著輕微的,不構成犯罪。
2、盜竊和搶奪對比
(一)盜竊之財物與搶奪之財物對于財物所有人或管理人的緊密程度不同。
盜竊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被害人意志,采取平和手段,將他人占有的財物轉移為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的行為。盜竊的對象既可以是被害人緊密占有的財物(比如貼身衣物衣兜中的現金、手機,手提、斜跨、背包包里的物品等),也可以是被害人實際所有或占有的脫離被害人控制或視線的非緊密占有的財物(比如停放在車庫的車輛、放置在車中的名貴煙酒、擱置在家中衣柜里的金銀首飾等物品);而搶奪的對象限于被害人緊密占有的財物,比如手里提的包、戴的項鏈、耳環等。
(二)盜竊是采取平和手段取得財物,而搶奪時行為人需要對物使用暴力。
行為人實施盜竊時采取的是平和的、非暴力的方式占有財物。而搶奪意味著行為人必須使用一定暴力方能從被害人手中奪取財物,只不過行為人為奪取財物所使用之暴力不是針對被害人人身,而是針對被奪財物本身,刑法理論稱之為“對物暴力”。
(三)盜竊、搶奪時對被害人可能引發的人身危險性不同。
由于盜竊時行為人是采取平和的方式取得財物,所以任何盜竊行為均不會對財物所有人或管理人之人身造成任何潛在危險或損害。但是,行為人在實施搶奪時,由于需要對物采取暴力才能取得財物,所以會引起被害人人身傷亡的危險性(比如行為人在搶奪被害人隨身佩戴的耳環時,可能會造成耳垂破損、出血;比如搶奪隨身攜帶的包時,會因拉拽造成被害人跌倒而引起傷亡等)。
(四)盜竊、搶奪時的行為方式不同。
盜竊行為既可以具有秘密性,也可以具有公開性,不過行為人在以公開方式取得財物時,不得使用任何暴力,不論該暴力指向對象是被害人本身,還是指向財物本身,否則其行為性質就可能涉嫌搶劫或搶奪。現實生活中,公開盜竊情形大量存在。比如李某深夜翻窗潛入孤寡老人張某家中行竊,張某因失眠未入睡,聽到響聲遂起床查看發現李某正在盜竊,但是張某為了避免本人受到傷害并未聲張,眼睜睜看著李某行竊完畢后離開。本案例中對于李某之行為評價,司法實踐中毫無疑問認定為盜竊而非搶奪。所以,社會生活中,盜竊不但可以秘密進行,也可以公開為之;而搶奪行為必須具有公開性。
(五)盜竊、搶奪的對象不同。
盜竊的對象既包括有體物也包括無體物,有體物指就物體物理特性而言,涵固體物、氣體物、液體物。固體物只能是動產,不動產不能成為盜竊的對象。氣體物可以是液化氣、天然氣、蒸汽。液體物可以是石油等液體物質;而搶奪的對象僅限于動產。
3、搶奪罪與搶劫罪對比
(一)對物暴力:搶奪行為。對物暴力并不是直接對被害人行使足以壓制反抗的暴力;行為人實施搶奪行為時,被害人來不及抗拒,而不是被暴力壓制不能抗拒,也不是受脅迫不敢抗拒。
(二)對人暴力:搶劫行為,暴力達到了足以壓制他人反抗的程度;搶奪行為,暴力沒有達到足以壓制他人反抗的程度3.飛車搶奪:對于駕駛機動車、非機動車奪取他人財物的,一般以搶奪罪從重處罰。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以搶劫罪定罪處罰:
1.駕駛車輛,逼擠、撞擊或強行逼倒他人以排除他人反抗,乘機奪取財物的;
2.駕駛車輛強搶財物時,因被害人不放手而采取強拉硬拽方法劫取財物的;
3.行為人明知其駕駛車輛強行奪取他人財物的手段會造成他人傷亡的后果,仍然強行奪取并放任造成財物持有人輕傷以上后果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