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鏈接】
5月22日,浙江省教育廳向《中國青年報》證實,浙江省教育行政部門已要求各市、縣(市、區)教育局,堅決禁止各高校用QQ群、微信給學生榮譽評選刷票、拉票的行為。與此同時,浙江省教育行政部門也要求對涉及學生和幼兒的微信、QQ等網絡投票活動,應事先征得所在轄區教育行政部門的同意,并鼓勵學校和幼兒園引導家長和學生不參加各類社會機構組織的面向學生、幼兒的網絡投票評選活動。
此次規定,從高校、中小學再到幼教,全方位規范各種網絡投票活動。網絡投票亂象頻出所帶來的最大危害,不是干擾了誰的“朋友圈”,而是這種扭曲的評優形式,必然會對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價值觀養成造成損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浙江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員表示:“網絡投票引發的刷票、拉票行為誘導學生投機取巧、助長功利之心,與學校的育人目標背道而馳。”這番話可謂字字珠璣,言者諄諄。
【命題預測】
浙江省近日出臺《關于規范校園網絡投票活動的通知》,規定在涉及學生(幼兒)個人榮譽的各項評選活動,原則上不采用面向社會的網絡投票。此外,浙江省教育廳強調,在各級各類學校和班級組織的活動中,務必考慮其全面育人的價值,在各項評選活動中加強誠信教育,堅決杜絕刷票、拉票行為。對此,你怎么看?
【思路解析】
浙江省教育廳的做法,不僅還朋友圈以清靜,更重要的是,整治網絡投票的亂象,讓評優活動回歸其正面本質,讓教育領域的風氣正本清源,值得推行。
如今,在人們的朋友圈里,各種各樣的網絡投票活動層出不窮。這些投票活動主體大多數都是學生和幼兒,而家長為了給自家孩子“拉票”,往往會使出渾身解數,動員所有能動員的親朋好友加入“刷票”大軍。為此,許多本來對此不感興趣的人都不堪其擾,可礙于面子又不得不參與其中。在人際網絡的影響之下,網絡投票活動漸漸像電腦病毒一樣四處擴散,讓人不勝其煩。這不僅形成一種失信行為,還會造成互相比拼的惡性競爭,踐踏了公平底線。而學生如果從小就參加這樣的“競賽”,對投機取巧、弄虛作假耳濡目染,不利于今后發展。
浙江省的這一做法,給當前的亂投票行為帶上了“緊箍咒”,也讓拉票的家長得以警醒,而為了更好的減少這類行為,還需多方努力:
一是在規范校園評先選優的網絡投票活動方面,要界定校園網絡投票活動的內容范圍,堅持“非必要不舉辦”的原則,并抵制低俗化、娛樂化、商業化傾向。同時加強宣傳引導,倡導理性投票。
二是對時下過度的評比現象,來一次徹底整治。就像治理審批項目一樣,對于檢查評比活動的開展,劃定明晰的清單同時嚴格的審查,嚴厲打擊過度拉票行為。
三是要對網絡投票行為進行改良,在限定參與人員范圍的同時,采取實名制的做法以堵住刷票現象的產生,并通過技術性的手段進行分析和鑒別,對失信者給予必要懲戒,以此遏制刷票行為的利益沖動。疏堵結合更能有效發揮該政策效果。
相關推薦:
2019國考面試備考:避開面試“套路”
2019國考面試備考:避開誤區,高效科學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