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前兩篇文章,我們學習了時政熱點類問題部分的社會現象類問題。首先通過“審題關鍵”部分的講解,找到問題的關鍵點。然后再通過“思路引導”部分的講解,按照提出觀點、論證觀點、落實觀點三個步驟對問題進行解答。為了幫助大家進行強化訓練,考試吧為大家準備了練習題,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
【題目】
深秋季節,道路兩旁堆滿金黃色樹葉,很多市民覺得分外美麗,可是環衛工人很盡職地及時掃走了落葉。有群眾說其破壞了美景,但環衛部門認為存在安全隱患,必須要及時清理。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在“秋風掃落葉”的深秋季節,環衛工人考慮到環境衛生和交通問題及時清掃落葉,市民游客卻認為堆積的落葉很漂亮,不必及時清掃,這二者的觀點產生分歧其實是因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我們對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人生階段看都可能有千差萬別的認識,這屬于人在不同立場下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我們要積極看待這一現象,而不是“一刀切”地非要爭辯孰是孰非。
面對同一杯水,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見解。經歷洪災的人們對水的認識可能是災害無窮;在沙漠旅行時,干渴難耐的人,覺得水是生命的希望;一個普通人在日常不急需補水時,他看到的只會是很平常的一杯水。
工作中,常常要和群眾打交道,我們也會面臨對同一事務有不同看法的情況,比如單位辦公信息化流程,既可能減少大部分群眾來回跑辦業務的時間,提前了解辦稅相關流程,大大提高辦稅效率,又可能令習慣了原來辦稅系統的老用戶特別是一些年齡較大不熟悉信息化操作平臺的辦稅者感覺到不便。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不該苛求群眾立刻適應工作方式的改變,而是應該從群眾需求出發,通過宣傳、網絡培訓、耐心講解、協助辦理等方式,讓差異化的問題得到殊途同歸的圓滿解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對于個性化的見解,我們應該持有寬容的態度,只有以海納百川求同存異的心態處事,才能更好地適應這個瞬息萬變的多元化社會,才能與各類人和諧共處。
原文:社會現象類(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