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背景】
宋朝呂本中撰寫的《官箴》中,對為官之道有諸多精辟的論述。其中講到,“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并指出:“知此三者,可以保祿位,可以遠恥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意思是說,為官從政最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三點:一是要清廉;二是要謹慎;三是要勤政。做到這三點,不僅能保持你的官位俸祿,還能遠離麻煩恥辱,上可獲得領導的器重,下能得下屬及群眾的支持。這一觀點體現了傳統的為官智慧,對今天黨員干部為官從政仍有借鑒意義。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一名優秀的黨員干部,理應是道德高尚的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范仲淹說:君不憂不顯,惟“不欺”二字,可終身行之。
【熱點解析】
范仲淹說:“君不憂不顯,惟‘不欺’二字可終生行之。”這句話的含義是,君子不擔心不顯赫,只有“不欺”二字才是應當終生踐行的信條。而“不欺”如何去解讀,北宋張詠給出了答案,他在《三不欺箴(并序)》中自勉:“上不敢欺君,下不敢欺民,中不敢欺心。”這“三不欺”的內涵在當下仍然適用:為官、為人要上不欺騙黨和國家,下不欺騙群眾,而從個人角度更不能欺騙自己的良心。定位,要認識自己的不足,要利用創新思維來彌補短板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影響。
【熱點對策】
1、解釋含義,揭示道理 :這句話是說君子不擔心不顯赫,只有“不欺”二字才是終生奉行的信條。突顯“不欺”對為官者的重要性。
2、結合實際,圍繞道理談重要性:
①“不欺”指的是為官者要剛正不阿、光明磊落。
②為政之要在于“不欺”:為官“不欺”要從組織面前不作假,群眾面前不演戲,良心叩問時坦蕩蕩開始。
③只有真正在為官之道上奉行“不欺”的黨員干部,才能保證自身的純潔,為國家、為人民謀得福利,受到肯定和愛戴。
3、結合實際談落實:
①為官忠誠,上不欺黨與國家,做到組織面前不作假、不欺瞞、不謊報;
②為官誠信,下不欺群眾百姓,做到群眾面前不演戲,實事求是,公開透明;
③為官自律,中不欺良心,做官要勤政務實,心無旁騖干工作、一心一意抓落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