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4高考期間江西省兩名考生面對持刀傷人者勇敢選擇面對,卻因此而抱憾考場,對此現象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2014年高考期間,上演了感人的一幕,江西兩名考生不顧自身的危險,為了阻止歹徒的惡行,奪下了歹徒手中的刀,真正的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見義勇為,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第一,奪刀少年的義舉是給當今社會道德感缺失一次有力的回擊。曾經廣東小悅悅事件,2歲小悅悅被兩車碾壓,18名路人視而不見、見死不救,如今面對摔倒老人扶不扶等事件都透射出道德的缺失、道德滑坡,而這樣一次善舉很好的宣傳了社會正能量,正能量是社會懲惡的有力武器,社會擁有正能量,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社會整個氛圍更加積極、健康、向上,更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第二,奪刀少年的義舉不僅深深打動了全社會人民群眾,江西省教育部也迅速作出決定,將在少年英雄身體康復后允許考試的情況下,為其單獨安排考試,這是江西省首次在高考中實行單考單招,可見從中央到地方,對于社會正能量的重視,與此同時,奪刀少年受到國內一些一流大學的青睞,已有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向兩位少年拋出橄欖枝,愿助他們圓大學夢。
第三,在見義勇為的背后,也應看到我國應試教育中存在的分數論問題。高考是人生的重大轉折點,一直是以分數作為選拔的依據,這種人才選拔機制使得學生的德智體美等素質教育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也忽略了中華傳統美德,等這些學生將來投身社會后發現,社會需要的是一個有健全品格和人格擔當,能處理應變各類復雜人事關系及社會能力的綜合性人才,而不僅僅是個只會死讀書、讀死書的人。從另外一方面來講,分數也只能是衡量學生能力及素質的標準之一,而非全部。成績好只能表明這個人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其他如性情、品性、人格并不能以偏概全等同在列。
第四,為了更好的保證將中華傳統美德與應試教育結合,建議學校建立一套德行考核機制體制,記錄學生在校期間做過的善行義舉,客觀呈現學生德育教育的過程和成果,可以作為高考錄取時的參考因素,但是政府,教育部門一定做好監管、保證公平。
我相信,通過對教育系統體系的完善,社會輿論正確的導向,每個人自身素質的提高,我們的社會會充滿正能量,德行也會在中華大地遍地開花。
2、近年來電商競爭激烈,去年雙十一多家電商一次又一次的刷新營業額記錄,但是商品質量低,服務態度蠻橫等問題時時發生,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近些年來網購成為青年一族青睞的購物方式,電商網購金額也隨之一次次刷新紀錄,2013年天貓雙一期間成交額突破350億,天貓商城中許多商家的交易額也呈爆炸式增長,這確實帶動了經濟的增長。但是,在商品質量、服務態度、售后服務等方面還是存在一定問題。
交易額在不斷上漲,但是誠信卻停滯不前,誠信缺失原因多樣。
1、商家誠信理念的缺失。商家只顧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將誠信的道德感拋在腦后,消費者拍下商品前后態度大轉變,不注重成交之后的一些服務,比如:商品的使用、保修等,應從如下方面切實解決,加大誠信的宣傳,建立獎懲機制,講誠信納入考核體系,加大對信用良好商家的獎勵,比如對于信用突出的商家可以定期的多做一些宣傳等。另外,企業可以通過品牌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等來加強自身的信用建設。
2.誠信評價體系有待完善。由于失信成本相對過低,對于很多小電商的信用評價很多都流于形式,并沒有切實的落到實處,一些大型的購物電商都有買家、賣家信用互評機制,這樣讓消費者更加放心,也提升了商家的信譽度。應借鑒這樣的新思路促進誠信建設。此外還要與銀行等部門一起將商家的誠信記錄納入銀行信用的一部分,更好的完善誠信體系。
3、監管力度不到位,打擊力度小。許多監管,治理等都存在治標不治本的現象,一定要加強網絡交易監管,嚴厲打擊網上非法經營活動,增加失信行為的成本,保護消費者權益,增加消費者對電子商務的信任度。我們可以從如下方面著手:對于商家的信息如地址,聯系方式、商品信息等準確登記,防止出現假冒、不良經營等現象,在網購頁面增添維權、舉報板塊,切實提高失信成本,凈化網購環境。
4、誠信不僅僅是商品交易的誠信,還要注意對于消費者信息的保密。網上交易不僅需要個人基本信息,還有銀行卡等財務信息,個人信息泄露的事例屢見不鮮,比如近年來出現的高科技犯罪,有人莫名的在異地將自己銀行卡中的錢取走等,一定要加強消費者信息保密,一旦泄露,嚴懲不貸。
我相信通過多方努力,網絡購物會讓廣大消費者更放心、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