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寬容,并不是一種縱容,而是一種允許,允許民營企業在守法的前提下,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而不是在企業成長之初,便粗暴地進行抨擊。
樹欲靜而風不止。原本打算在上市前“緘默期”低調潛行的阿里巴巴,不料最近被卷入了一場漩渦。
起因是菜鳥網絡。先是日前舉辦的2014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大會上,商務部電子商務司副巡視員聶林海對菜鳥的發展路徑提出了質疑。他說,菜鳥“走歪了”。他的理由是菜鳥網絡到處建物流基地建倉儲,因為經不住誘惑,地方政府太重視電子商務,給他非常便宜的地。
一石激起網絡千層浪。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康宏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楊晨跟著說:“馬云先生成立的菜鳥網絡應該為實體經濟做出更多貢獻,而不是去‘欺騙’一些地方政府,拿一些便宜的地,馬云不應該玩資本的運作。”
如果換做其他時候,馬云和阿里巴巴強大的公關團隊肯定會奮起反擊,但在上市前的緘默期,卻又不便出面澄清。回應外界批評,菜鳥網絡有過發聲,就“這一年到底在做什么?”以長微博形式給予答復。但這個長微博發出不久又被刪除了,可見處境之微妙復雜。
緊急關口,“大嘴巴”史玉柱這次表現出了難得的仗義,通過來往扎堆和微博為阿里站臺,他的觀點很明確:“看到對方嘴巴被縫線,就沖上去吵架,這不公平!
當然,商務部官員只是個人發聲,或許代表不了政府高層的態度,但是,在阿里巨艦上市之際,各方攻擊阿里和馬云的文章突然大增,辱他,輕他,惡他,聲聲不斷,似乎有點不夠厚道。
在叢林市場,馬云的做法與正常的企業家一樣,只要在合法經營的范圍內,不應引起太多的非議,之所以眾所矚目,是因為木秀于林。作為一個偉大公司的引領者,人們希望馬云如其所言,具有價值觀、堅韌的精神、明確的商業邏輯,以及清晰的利益邊界。
從這個角度講,善意的質疑和批評,是一股鞭笞的力量。民企尤其是浙商的發展,很多也是伴隨著質疑聲一路披荊斬棘。
換個角度,民營企業即使做得再大,其內心深處也非常脆弱。政府應該對民營企業多一些理解、寬容和支持。正如董明珠在中南海與李克強總理對話時所說,民營企業不需要政府扶持,需要的是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最近十多年來,政府與民營企業的這種關系似乎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政府在經濟調控和管理中的重心更多地傾向于扶持國有企業,在不少領域逐漸形成了由國有資本獨步天下的市場壟斷局面,雖然在政策宣示上沒有改變對民營資本的態度,但民營資本進入一些領域卻經常會遭遇“玻璃門”、“彈簧門”,看得見而進不去。
伴隨這種格局出現的,是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在加強,民營企業自然只能后退。
不管商務部副司級官員的言論是代表個人還是政府,在評價民營企業的時候,都應該給予更多的寬容。這種寬容,并不是一種縱容,而是一種允許,允許民營企業在守法的前提下,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而不是在企業成長之初,便粗暴地進行抨擊。
公務員行測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