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審題,即各位考生在看完題目之后,能夠找到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所在,找到解題突破口,以確保考場上所想所說是在考官的考察范圍之內。如果考生的焦點出現(xiàn)偏差,沒有捕捉到關鍵信息上,就會出現(xiàn)偏題、離題等現(xiàn)象。
例如:2013年11月17日下午陜西政法干警面試第一題:最高法院的一位法官說“執(zhí)法不能像洪水猛獸一般,力度太過;但是防范冤假錯案,要像防范洪水猛獸一樣,寧可錯放,也不可錯判!闭堈務勀愕睦斫。
關于這道真題的關鍵信息,有些考生認為是第一句話“執(zhí)法不能像洪水猛獸一般,力度太過”,認為這句話在告誡大家執(zhí)法要張弛有度;有些考分考生認為這道題目的關鍵信息在后半句,強調司法人員斷案公平有據(jù),而還有一類考生認為這位法官說的這句話全部都是核心內容。三類考生推斷各有道理,但不見得每類考生都能命中考[微博]點,原因在于不懂得把握關鍵。法官所說話語是題干的重點,但是這兩句話并非并列關系,中間有一個“但是”,說明重點在轉折之后,即側重考點,這就意味著考生在作答這道題目過程中,應當著重論證“司法人員斷案公平有據(jù)”。由此來看,上述三類考生中,第二類考生找準了關鍵信息,論述內容更切合命題點。
這道真題應當這么論述:作為一名司法人員,國家賦予我們一定的權利,權利的正確、公平使用,不僅關乎律法的權威性,更關乎百姓的利益。正如題中法官所說,對于冤假錯案,寧可錯放,也不可錯判,讓法律真正成為一張?zhí)烊坏谋Wo屏障。不管案件大小,務必做到斷案有理有據(jù)。
從近年數(shù)據(jù)來看,雖然國家在努力避免產(chǎn)生冤假錯案,但是此類案件仍然發(fā)生, 僅僅2013年就有825名冤假錯案被告判無罪,每一樁錯案背后,受傷的不僅是當事人,對于其家庭而言,更是滅頂之災。佘祥林也好,趙作海也罷,不幸關押多年,除了名譽損壞、失去人生美好的時光,對他們的家庭也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例如趙作海的家庭幾乎妻離子散,在他入獄之后,妻子拋棄三個孩子,離家出走,年幼的三個孩子無人照顧,有的淪為文盲,一樁錯案,禍及三代。這樣的不幸時常在大多數(shù)冤案之后發(fā)生。
因此,作為司法人員,手握權利,任何決定,關乎重大,不可馬虎,應養(yǎng)成嚴謹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另外,對于當前已經(jīng)發(fā)生的冤假錯案,不能只是查一起、糾正一起,應該著眼長處,嚴加防范,對辦錯案的法官,不論調整到哪個工作崗位,不論在職還是離崗,只要認定為錯案,都要問責到底。堅守防范冤假錯案的法律底線,從錯案中深刻汲取教訓,強化證據(jù)審查,發(fā)揮庭審功能,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錯案工作機制。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
公務員考試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搜索公眾微信號"566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