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倡導舉行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正在成為中國與世界互聯互通的國際交流平臺,同樣也為國際互聯網共享共治搭建了一個中國平臺。
“互聯網”一詞從出現到如今,不過只有短短50余年的時間。對于大多數中國人而言,互聯網進入我們工作生活的時間甚至更短。20世紀80年代,以中國互聯網先驅錢天白先生發出的第一封“越過長城,通向世界”的電郵為標志,中國與Internet實現了連接,成為國際互聯網絡大家庭的一員。
隨著新互聯網技術的革命性突破,互聯網在此后30多年的時間里,以其突飛猛進的姿態成為全世界增長速度最快的行業,并由此改變了整個世界的發展進程,不斷改變著人們的工作生活方式。數據顯示,在互聯網已經覆蓋全球的今天,全球網民數量已經超過21億人,而中國接近6億人。與1997年相比,16 年來暴增了近900倍。
如此迅猛的發展速度,如此龐大的使用人數,互聯網所帶來的,絕不僅僅是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而是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顛覆性的變化。
今天,在城市公交車、地鐵、咖啡廳、候機大廳里,人們用手機或iPad上網讀寫、聊天、看小說、瀏覽新聞,已成為日常生活景象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移動終端下載音樂視頻、預訂住宿交通,進行網上購物和網上支付。移動互聯網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溝通、娛樂休閑,乃至消費方式,由此也正在改變企業制造產品和提供服務的商業模式。同時,移動互聯網還在改變整個信息產業的生態,IT軟硬件企業、通信企業、傳統互聯網企業等紛紛圍繞移動互聯網推出自己的全新業務戰略。
阿里巴巴在今年“雙十一”全球網購狂歡交易額達到571億元人民幣,參與的網民來自217個國家和地區。其背景是,互聯網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中的一個重要支撐,2010年與互聯網相關的經濟已經成為美國的第一大經濟,在中國更是保持著68%以上的高速增長。可以說,互聯網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然而,互聯網所影響的領域遠遠不止于此。
在互聯網信息時代,許多傳統行業也正在這樣的浪潮之下面臨著不進則退的挑戰。傳統與現代、保守與創新都在這個時代產生著激烈的碰撞與改變。當蘋果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亞馬遜重新定義了書店,特斯拉重新定義了汽車……整個世界的思維、邏輯、商業模式甚至倫理都隨著互聯網的推進而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通信更加快捷,社交更加廣泛,生活更加便利,交流更加順暢,貿易更加頻繁,這一切都是被互聯網改變了的世界,而作為生活在這樣被改變了的世界中的人們,首先需要的則是打破傳統觀念,以更加創新的思維,來擁抱這個不斷更新的世界。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