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務員面試中,綜合分析題是重中之重。社會現象題的影響分析,更是考察的重點。所謂影響,就是一個社會現象會給社會帶來的結果。換句話說,影響就是對社會現象的評價。影響可以是積極的,我們經常稱之為積極意義;可以是消極的,我們經常稱之為“消極影響”;也可以是好壞兩方面后果兼有,我們稱之為“同時帶來正反兩面影響”。下面考試吧整理幾個案例分析,希望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
一、題型例子
例1:談談如今在我國不少地方出現的“政績工程”現象。
例2:現在社會上有一種現象叫做“潛規則”,指的是表面看不到的各種規則,請問你對這樣的現象有什么看法?
例3:十二五規劃中著力強調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對此請談談看法。
二、影響分析的思路——主體分析法
所謂主題分析法,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考慮:個人;家庭;企業或組織;政府;社會整體。這個思路對于好的影響、壞的影響都適用。具體是:
(1)個人。個人指的是該社會現象中涉及的普通老百姓。主要是考慮這個社會現象影響到了這些老百姓的哪些利益或者是哪些生活狀況。其關鍵詞是“利益”和“生活”。
(2)家庭。主要是與當事民眾利益、生活緊密相連的幾個群體。
(3)企業或組織。組織指的是學校、第三方組織等。對于這個方面的影響分析,主要是考慮這些機構的“利益”和“形象”。
(4)政府。政府所受的影響是影響分析的重要方面。在這里,主要可以考慮如下方面:“執政能力”、“廉政”、“形象”。
(5)社會整體。除了上述直接影響外,還可以從社會整體來考慮。主要可以從如下幾方面來著手: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文化或社會風氣;生態;黨建政治,即國家的基本政策方針、基本治國原則,屬于我國國家生活中的原則性問題,比如以人為本的理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等。
三、例題解析
針對例題1的“政績工程”現象分析如下:
政績工程這一錯誤的做法無疑會對我國社會的各方面造成嚴重影響。具體包括:
第一,它會影響到當地群眾的利益。政績工程牽涉的強行征地、拆遷都是比較嚴重的侵權行為。
第二,這一現象也會對當地政府的形象造成巨大影響。這會讓民眾極大動搖對于政府的信任。
第三,更重要的,這一現象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政績工程現象經常造成大量群眾上訪之類的事件,這些事件會造成嚴重的社會穩定的隱患。這是一個嚴重的政治問題。
第四,這種做法也和我國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格格不入。
對于例2,要考慮的幾個方面主要是辦事群眾、特權機關和特權人員、社會的風氣、國家的依法治國的理念。
對于例3,要考慮的幾個方面則是民眾的利益、政府的形象、也能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以及符合我國以人為本的理念。
總而言之,綜合分析中的社會現象的影響分析至關重要,直接決定著我們答題的高度與深度,考試吧希望大家認真琢磨,爭取一招制勝!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最新資訊、職位表、真題答案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