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大學、高中進入軍訓時節.軍訓時發生的一些事件引發社會爭議.加之近些年來一些學校以軍訓之名亂收費、教官素質參差不齊打罵學生等負面情況,學校是否應取消軍訓成為社會聚焦話題.這樣一個熱點問題,涉及更深層次的對學生教育的問題,也可能會成為公務員面試中一個很熱門的出題點.下面就由中公教育專家為大家作出詳細解答.
學生軍訓與教官爆發嚴重沖突,并不算一個很突出的現象.此前兩年,關于學生軍訓,占據人們腦海印象的,更多的是這樣的消息:北京大學2011級學生兩周軍訓期間,近3500名學生累計看病超過6000人次,"新生站軍姿半小時便喊腿疼 10分鐘即感覺要癱倒".越來越"嬌貴"、"豆芽菜",這是人們對如今的高中生、大學生的固有印象.而當這樣的新聞出來的時候,多數人還是相信軍訓這一手段是有助于解決這一問題的.畢竟,人們的切身體驗就是,軍訓需要吃苦,吃苦能磨練意志,鍛煉體魄.《高級中學學生軍事訓練教學大綱》也明確提到軍訓的目標包括"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培養吃苦耐勞和艱苦樸素的作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軍訓中雖有部分學校出現負面消息,但大多數學生對軍訓的態度還是"歡欣接受".多數學生認為,軍訓使自己久缺乏鍛煉的身體得到全面加強,在此過程中,能夠在較為輕松的心態下熟悉全新的環境和同學,除此,還能了解軍人生活、學唱軍歌,是較為特殊的體驗.更多的學生把軍訓看成學生時期進入一個嶄新階段,一個"脫胎換骨"的神圣時期,而非"地獄"般不堪回首的經歷.
高校、高中、高職學生要參加基本軍事訓練,這是兵役法的規定.在義務服兵役的國家,用數周的軍事訓練替代一到兩年的正式士兵生涯.但中國的學校軍訓往往有一點經常被詬病,練習的內容總是"站軍姿、踢正步、打軍體拳",這被稱為軍訓"老三樣",二十多年來一直占據全國各地軍訓練習項目的主流.不少論者認為,這是在培養學生的"服從精神"和形式主義,而這與大學精神相違背.甚至有人說,軍訓就是打斷學生脊梁的第一課,讓學生把獨立和自由拋棄,變得唯唯諾諾,從而淪為機器,以便管理.
不錯,"站軍姿"練的就是服從,"踢正步"要的就是形式,這確實與大學精神格格不入.但問題在于,軍訓的目的本來就不僅僅是"培養大學生".《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大學生軍訓的落腳點是"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儲備合格后備兵員和培養預備役軍官打下堅實基礎."既然是為當兵作準備,那當然是按當兵的要求來,而不管是世界上什么地方,當兵的首要要求就是"服從"和"紀律",為此站軍姿和隊列訓練都是不可或缺的.其目的就是消解受訓者的個性,讓所有人變為一個個"令行禁止"、"規格統一"的"零件".
軍事訓練上的這種要求,會不會損害大學生"獨立自由"的精神?會不會"打斷學生的脊梁"?恐怕兩者不能混為一談.當前大學生"獨立自由"精神的缺失,也很少有人會歸咎到軍訓頭上.而且,軍訓所要求的"服從"和"紀律",對于很多人來說,不一定是負面價值,往往也有很大的正面意義.
當然,目前的軍訓制度過于枯燥,"老三樣"占據了過大的比例,這是另一個問題,也是目前軍訓制度需要有所改變的地方.
以下是中公教育專家總結的軍訓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辦法:
一是許多教官對如何教育學生缺乏理論基礎和經驗.目前的學生軍訓制度,突出的一個現象就是許多教官經驗不足.從全國高校學生軍訓的開展情況來看,由于資源有限,主要是學校集中軍訓,包括請部隊官兵來校帶訓、利用國防生訓練新生,甚至利用老生訓新生.即便現役教官對軍訓各方面都相當熟悉,但他們也是沒有接受過教育資質方面的培訓的,如何解決學生的心理壓力、抗拒情緒,教官們也并不擅長,尤其是本身篩選不夠嚴格、素質參差不齊、還缺乏經驗的地方部隊,往往容易跟學生起沖突.而現在普遍流行的在校國防生當教官,也被認為心智、思想方面不夠成熟,脾氣通常比較暴躁.而"以老帶新"等做法雖然不易起沖突,但"老生"缺乏軍人味、也很難具備形象教育作用和演繹軍人精神.這種教官帶出的學生,受訓水平也就可想而知.
所以,國家如果重視軍訓,就應該想辦法提高教官素質,最好要求明確的資質,以讓人們能夠更安心地讓子女參加軍訓,軍訓受到的爭議也就不會像現在這么大了.
二是軍訓課程確實比較枯燥.如前所述,目前中國的學生軍訓基本就是在練"老三樣",雖然這種做法有其道理,但真正與軍事技能有關的訓練畢竟還是偏少,這里有三個原因:一個是中國的學生軍訓是強制進行的,很多學生對此并沒有主觀參加訓練的意愿,在這種情況下,培訓軍事技能的效果要打折扣;第二個原因也跟強制參加有關,受訓學生良莠不齊,反而不好安排課程,稍微艱難一些的項目就要考慮安全因素;第三個原因是時間偏短,往往只有一兩周的時間,長一點也就一個月,這種長度的軍訓,考慮前面兩個因素,往往也就只能站站軍姿、踢踢正步、打打軍體拳了.
這種做法當然會影響人們對學校軍訓的看法,認為不實用,不值當.而相比之下,美國、日本等地非強制軍訓的地區,由于學員往往是主動參與,其訓練的意愿、承擔風險的能力都比中國學生強很多,參加的時間也更長.其訓練的項目就往往比較有意思,更讓人感受到軍訓的意義了.
因此,出于讓軍訓的效果變得更好的考慮,有關部門也應該想辦法改變如今軍訓的面貌,在課程安排、學時安排上有更靈活的選擇.對于是否該強制讓所有學生都參與軍訓,也可以有更深入的討論.
總之,學生軍訓目的旨在提高學生國防意識和知識,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訓練內務整理等能力.對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的意義都顯而易見.軍訓中雖有一些教官素質遭到質疑,但不能因少數人在過程中執行的不利而否認此種具有積極意義的制度.當然,學生軍訓中出現的問題仍需解決,提高教官的素質,規范學校的管理是關鍵.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最新資訊、職位表、真題答案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