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15日發布2015年度“十大流行語”,按照上榜次序是:獲得感、互聯網+、顏值、寶寶、創客、腦洞大開、任性、剁手黨、網紅、主要看氣質。
每逢年關,熱詞評選的結果又如期而至。2014年12月19日,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等主辦的“漢語盤點2014”活動,2014十大流行語、十大新詞語、十大網絡用語同時發布,“法”、“反腐”、“失”、“馬航”分列年度國內字、國內詞、國際字、國際詞第一;此次文字期刊《咬文嚼字》發布的“十大流行語”中,排在前列的是獲得感、互聯網+等,不難看出,年年歲歲之間,各種熱詞也悄然發生著變化,這種多元化和變化性,恰是前進中國的生動寫照和民生表情。
不管你同意與否,贊同與否,在這個利益高度一致的時代,你無可避免會被身邊的一切所影響。每一個熱詞,其實都是一種真實的生活,真切的現實,讓你欲罷不能。比如在互聯網改變一切的時候,互聯網+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而是讓每個人的生活都為此發生著改變。2015年雙11,天貓全球狂歡節全天交易額達912.17億元,其中無線交易額為626.42億元,無線成交占比68.67%,“剁手黨”們在瘋狂的采購之時,誰又能想到自己的購物方式,某天會發生如此巨大的改變?而顏值這一流行網絡的熱詞,讓人對自己的形象有了更多的關注,并在調侃與戲謔之中,更加注重個體的修養與情操。可以說,正是當代中國的發展,在不斷地創造著各種熱詞,也因為各種熱詞的盤點,而讓整個社會影像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現。
簡單的一個詞, 卻濃縮著更多的深意,深度概括著某種社會現象。這其間,有快樂,有悲傷,有變革,有固守,與每個人都密切相關,牢不可分。從某種意義講,熱詞就是中國社會的表情,社會公眾的日程,我們用群體性的活動,創造著熱詞,同時我們又在熱詞中不斷成長。可以說,熱詞就是當代中國的未來記載,熱詞也是中國影像的現實拍攝。將年度中國以熱詞的形式進行盤點,更能獲得情感上的高度認同。
或許,你不是網紅,也不是剁手黨,更不是創客,然而你卻在追求獲得感,也在為顏值不高而苦惱,更在為互聯網+的時代洶涌而來之際,你還處于落后狀態而憂心。在這個變革的時代,你無法置若罔聞,置身事外,你必須去接受一種新鮮的事物,在感受別人的生活方式之后去進行自我的思考,因為熱詞所表達的就是現實的中國,而你也正經歷著這樣現實的生活。只有當你去不斷地適應,你才會有真正的獲得感,也才有真正的幸福感。
年末歲尾,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已然成為一種常態,也是一種必須履行的程序。熱詞盡管在發生變化,但不變的是我們對未來的憧憬,對生活的期望,對幸福的追求。每個人都是生命的共同體,我們總結熱詞,就是在盤點我們的生活,我們解讀熱詞,就是在更好地解讀我們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我們關注與解讀熱詞,其實就是在一場文化活動中,找到我們最基本的共識,并由此凝聚我們向前的力量。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真題及答案、最新資訊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