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們在面試備考階段對于題目的理解會出現一定的“迷茫期”,甚至會出現自己感覺答的很好但是對照相關參考資料時會覺得自己答偏了,甚至答題內容與參考資料大相徑庭,其實往往是考生對于題目的理解上,核心價值理念出現了偏差,所以才導致這樣的問題出現,為了進一步解決學生們的困惑,在下文中專家會進一步講解一道題目讓大家理解。
【面試題目】
2011-2016年,湖北省“博士服務團”分五批共選派來自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省直廳局及直屬事業單位515名青年博士,到秦巴地區、武陵地區、大別山區、幕阜山區四個連片特困區,所屬的45個縣市開展掛職鍛煉。請就“博士下基層”談談你的看法?
【思維誤區】
1.政府此舉雖好,但是效果不佳。
2.博士團很難適應基層生活
3.人在心不在現象嚴重
【正確價值觀是解題的關鍵】
1.妄議政府為大忌
2.精準審題是價值導向的基礎
3.大局意識是關鍵
以上結合自身理解以正確的價值評判標準進行綜合運用,對題目深入理解,偏題不切題的現象自然會攻破,讓自己的答題更進一步,面試現場取得高分。
【題目解析】
2011-2016年,湖北省“博士服務團”分五批到基層服務,湖北省政府落實精準扶貧的創新之舉,同時“博士服務團”五年間分五次到基層工作,這也說明扶貧工作開展取得良好效果帶動區域經濟及發展,這一舉措應該繼續號召社會更多的“高智”、“高能”的有識之士參與進來解決基層貧困問題。
首先,通過選派來自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省直廳局及直屬事業單位的不同領域的青年博士,可以形成合力有針對性的解決基層多而復雜的貧困問題,如醫療扶貧、教育扶貧、科研扶貧、政策扶貧等進行精準施策;
其次,515名青年博士主動參與國家實施的政策中,既能理論結合實踐提高自身的能力,又能夠體現出“高智”、“高質”精英群體的社會責任感和較強的感染力與號召力,能夠帶動更多的社會有識之士都能夠參與到扶貧的工作中,打贏此次的扶貧攻堅戰。
最后,“博士下基層”涵蓋4個特困連片區,45個縣市,與貧困戶接觸的覆蓋面廣,有的放矢的解決當地貧困居民的實際問題,增加貧困戶脫貧的信心也拉近了干群關系。
進一步解決解決扶貧問題,打贏此次脫貧攻堅戰,號召更多的博士下基層。
一是,將“博士團下基層”的先進事跡進行弘揚,在各機關以簡報或學習交流會的形式進行宣傳,號召更多的博士加入到扶貧隊伍中壯大扶貧隊伍。
二是,“輸血”也要“造血”,基層黨員與返鄉青年要與“博士團”結對子幫扶,向博士團學習扶貧理念及扶貧方式,更好的幫助基層脫貧。
三是,建立獎勵機制,將脫貧實際和百姓意見納入到“博士團”業績考核之中,將表現優異者給予獎勵并進行宣傳,進一步帶動“博士團”扶貧的積極性,增加扶貧效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