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問題的設置上看,材料題和其他結構化問題的設問方式并無二致,作答材料題的難點在于如何把握材料內容。
考試吧事業單位建議采用先題后文的閱讀順序。先題后文,是指先看問題(試題、作答要求),后讀材料閱讀給定材料,不是單純地閱讀,而是要與作答試題聯系起來帶著問題讀、以問題為導向來讀根據材料本身的價值和它與問題的關系來取舍材料決定哪些精讀、哪些跳讀、哪些快讀,以合理地分配閱讀時間。
精讀:對話觀點型材料
精讀,就是仔細地閱讀,也叫分析式閱讀,是對材料進行邊思考、邊分析的閱讀方法。精讀法是一種提煉要點的方法,對于一些較難讀懂又蘊藏大量作答信息的材料,快速讀過去肯定不行,必須進行深入細致的研讀。
(1)適用對象
精讀法的適用對象主要是對話觀點型材料。對方觀點型材料分為兩類:一是領導干部、專家學者、人民群眾發表的言論或陳述的觀點;二是材料中包含豐富觀點的對話型材料。在這類材料中往往隱藏著作答題目必須依據的、最有價值的信息,逐字逐句、深入細致地讀,才能真正提煉出材料的要點。
(2)具體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精讀并不是說“看得慢一點就是了”,對于如何精讀,我們要把握以下五點:第一個是主體,也就是說題目中的觀點是誰提出的。第二個叫對象,即針對什么問題發表的觀點。第三個就是觀點本身的內容。第四個是原因,即為什么有這樣的觀點,原因何在。第五個是推論,即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什么推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