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各省公務員考試 |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安徽 |
福建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河南 | 河北 | 湖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新疆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黑龍江 | 遼寧 | 吉林 | 內蒙古 |
山西 | 寧夏 | 青海 | 深圳 |
1.題目應在答題卡上作答,不要在題本上做任何標記。
2.監考人員宣布考試開始時,你才可以開始答題。
3.監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你應立即放下筆,將試題本、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留在桌上,然后離開。
如果你違反了以上任何一項要求,都將影響你的成績。
4.在這項測試中,可能有一些試題較難,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題上思考時間太久,遇到不會答的題目,可先跳過去,如果有時間再去思考。否則,你可能沒有時間完成后面的題目。
5.試題答錯不倒扣分。
6.特別提醒你注意,涂寫答案時一定要認準題號。嚴禁折疊答題卡!
第一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
(共25題,參考時限25分鐘)
每道題包含一段文字或一個句子,后面是一個不完整的陳述,要求你從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來完成陳述。注意:答案可能是完成對所給文字主要意思的提要,也可能是滿足陳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選擇應與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例題:板塊的邊界并不就是海陸的邊界,大部分板塊既有陸地又有海洋。作為板塊邊界的活動構造帶,有裂谷、俯沖帶、碰撞帶這三種類型。大洋中綿延數萬千米的大洋中脊,中間就是裂谷。地幔物質從這里流出,形成新的洋底巖石,并把兩邊的板塊不斷推向兩側,裂谷是洋底的誕生地。某些陸上裂谷(如東非裂谷)可能會產生了新的海洋。與裂谷相反,位于大洋邊緣的海溝是海洋板塊的消亡帶。洋底巖石圈在這里俯沖到大陸巖石圈之下,并潛入軟流圈而消失。另外,如果邊界兩邊都是陸地,這就成為碰撞帶。隨著碰撞角度的不同,這里或因擠壓而隆起高山,或因剪切而形成斷層,或者兼而有之。
板塊構造說是大陸漂移說和海底擴張說的合理引申。大陸的漂移是板塊移動的表現之一。板塊運動是地震、火山等事件及島弧、陸緣山、海溝等地形特征的形成原因。
①大陸漂移是板塊移動的表現之一,從全文看,這句話是說:
A.板塊移動是大陸漂移的動力
B.板塊移動表現為大陸漂移
C.板塊移動和大陸漂移的本質是相同的
D.板塊移動造成了大陸漂移
②下列判斷與文意相符合的一項是:
A.板塊運動的形式有三種:碰撞、俯沖和裂谷
B.板塊邊界的碰撞或俯沖,和裂谷的情形相反
C.裂谷位于海洋中或海洋與陸地的交接處
D.碰撞帶和俯沖帶位于大洋邊緣或陸地之上
解答:題①的答案是D;題②的答案是B。
請開始答題:
1.黃河的下游地區,河床比河流的兩邊高出10米左右,以致其又稱“地上河”。這是由于黃河泥沙含量大,到下游時水速緩慢,泥沙不斷沉積而造成的。造成“地上河”的原因是什么()
A.黃河下游為防洪,以致把堤壩修得太高
B.黃河泥沙含量大,到下游時由于水速度慢,泥沙不斷沉積
C.黃河下游時常斷流
D.黃河下游經過的地方原來地勢就比較高
2.人的淚腺能夠不停地制造淚水,淚水具有殺滅細菌、濕潤眼球和沖刷眼球表面的臟東西的作用。在上述話中,淚水的作用哪一項沒被提及( )
A.殺滅細菌B.排出人體內的臟物
C.濕潤眼球D.沖刷眼球表面的臟東西
3.盡管他后來步入了哲學上的悲觀主義,但這和他的生活景況是不相干的,而在現實世界中,他可以算是個幸運兒了。對上述話理解最正確的一項是( )
A.盡管他的生活很不幸,但他在哲學上始終是幸運的
B.他在現實世界上的幸運,反而導致了他在哲學上的悲觀主義
C.他的生活景況雖然不佳,但在現實世界中依然是幸運的
D.在現實世界中,他的命運還是不錯的
4.這也就是“看見”和“發現”的區別:你“看見”了,但你沒有“發現”;可以使人一朝成功的那個偉大的“偶然”,就在你的注視下大搖大擺地溜走了。從上述話中,對于那個偉大的“偶然”。我們如何理解( )
A.只能被“發現”,不能被“看見”
B.可能被“看見”,但不能被“發現”
C.一旦被“發現”,就會取得成功
D.即使“看見”了,也可能被放過
5.雖然他們也知道不應該迷信古書上的道理,應該重視客觀事實,可是,在走投無路的時候,他們還是冒著病痛去拜了菩薩。對上述話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他們不知道迷信是不應該的
B.他們知道不應該迷信
C.他們在極端的情況下還會迷信
D.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存在一些矛盾
6.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不平衡,由于國與國、地區與地區、集團與集團之間的科技保密而顯得更為突出。然而,科學技術的所有發明創造本應是全人類的財富,任何國家、集團或個人都不應該也不可能長期據為己有。這段話主要觀點是什么( )
A應該向國外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
B.對科學的保密是有限的,遲早都要泄漏出去
C.應該加強對科學技術的保密工作
D.科學技術是全人類的財富,不應該也不能長期保密
7.佛教雖提倡超塵脫俗,四大皆空,但到底不能離開人間,所以它也并不能完全免俗。佛教中也有不少財神爺,看來,愛財之心,根除也難。據佛經上講,佛祖釋迦牟尼曾接受過龍女的布施——一顆價值三千大千世界的珠寶!釋迦牟尼就馬上讓她立地成佛。對這段話最準確的復述是( )
A.佛教也不能免俗
B.愛財之心,人之常情
C.提倡四大皆空的佛教也有愛財之心
D.面對財寶,提倡四大皆空的佛教也不能完全免俗
8.農村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同步發展,將從根本上解決欠發達地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問題。經濟發展的進程表明,農業發展和流入城市的農民所積累的資金,成為發展鄉鎮企業的啟動資金,鄉鎮企業的發展使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的城鎮規模不斷擴大,小城市則發展成為中等城市。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又進一步促進鄉鎮企業的發展。如此相輔相成,也就為農村工業化、鄉村城鎮化鋪平了道路。這段話主要觀點是什么( )
A.應當堅持農村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同步發展
B.鄉鎮企業將發展成為農村的小城市
C.農村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同步發展是相輔相成的舉措
D.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將促進鄉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9.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經濟文化比較落后,處在創業時期,即使經濟有了大的發展,人民生活有了大的改善,仍然需要保持和發揚艱苦創業的精神。要在廣大干部群眾中深入持久地進行艱苦創業精神的教育,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國情,正確認識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艱巨性和長期性,牢固樹立勤儉建國、勤儉辦事業的思想,大力發揚艱苦奮斗,勵精圖治,知難而進,自強不息的精神。這段話主要觀點是什么( )
A.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并且還處在創業時期
B.要在全民族樹立艱苦創業的思想
C.社會主義是一項艱巨而又長期的建設事業
D.艱苦創業精神要*不斷加強教育
10.陰山以南的沃野不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們進入中原地區的跳板。只要占領了這個沃野,他們就要以強渡黃河,進入汾河或黃河河谷。如果他們失去了這片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據,史載“匈奴失陰山之后,過之未嘗不哭也”,就是這個原因;在另一方面,漢族如果要排除從西北方面襲來的游牧民族的威脅,也必須守住陰山的峪口,否則這些騎馬的民族就會越過鄂爾多斯沙漠,進入漢族居住區的心臟地帶。這段話主要觀點是什么( )A.陰山以南地區是一片沃野
B.陰山以南的沃野是游牧民族生存的依據
C.陰山以南的沃野不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們進入中原地區的跳板
D.陰山以南的沃野對游牧民族和漢族都是極為重要的
11.類的社會生活雖是文學藝術的惟一源泉,雖是較之后者有不可比擬的生動豐富內容,但是人民還是不滿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雖然兩者都是美,但是文藝作品中反映出來的生活卻可以而且應該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高、更強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因而就更帶普遍性。革命的文藝,應當根據實際生活創造出各種各樣的人物來,幫助群眾推動歷史前進。例如一方面是人們受餓、受凍、受壓迫;一方面是人剝削人、人壓迫人,這個事實到處存在著,人們也看得很平淡;文藝就是把這種日常的現象集中起來,把其中的矛盾和斗爭典型化,構成文學作品或藝術作品,就能使人民群眾驚醒起來,感奮起來,推動人民群眾走向團結和斗爭,改造自己的環境。如果沒有這樣的文藝,那么這個任務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力而迅速地完成。最能準確復述這段話主要意思的是( )
A.人類的社會生活是文學藝術的惟一來源
B.人類的社會生活比文學藝術有更生動豐富的內容
C.文藝來源于生活,又應高于生活
D.生活原本是實實在在、平平淡淡的,來自于生活的藝術也是同樣
12.隨著發明和發現的產生,隨著制度的發展,人類的心靈也必然因之而愈來愈開豁,人類的腦子也在逐漸變大,尤其是大腦部分。在蒙昧階段,人們要從一無所有的環境里想出最簡單的發明是極其困難的。因此當時人類心智發展之遲緩是不可避免的。要把這樣一些蒙昧初開、野獷難馴的人組織起來,形成一個社會,當然也是十分困難的。毫無疑問,最早的發明項目、最早的社會組織,是難于產生的,因此從蒙昧階段過渡到野蠻階段所經歷的時間是最長的。最能準確復述這段話主要意思的是( )A.發明、發現的產生,社會制度的建立,都開始于蒙昧階段,但由于從無到有是非常困難的,所以蒙昧階段特別長
B.發明、發現的產生,社會制度的建立,是野蠻階段的開始。而在蒙昧階段,這一切都是很困難的,所以蒙昧階段特別長
C.在蒙昧階段,人類無發明、發現和制度可言。而這三者是野蠻社會開始的必要條件,因此三者之間有一段相當長的間隔時間
D.通過蒙昧階段發明、發現和建立制度的困難,說明原始人智力發展遲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