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各省公務員考試 |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安徽 |
福建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河南 | 河北 | 湖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新疆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黑龍江 | 遼寧 | 吉林 | 內蒙古 |
山西 | 寧夏 | 青海 | 深圳 |
《申論》全真模擬試卷(二)參考答案
1.參考答案
給定材料反映了以下問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增加、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資源能源不足問題日見突出。為此,重視節約型社會建設,不斷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十分緊迫的任務。
2.參考答案
(1)抓好重點耗能行業和企業的節能,提出節能降耗目標和措施,加強指導。
(2)大力發展低耗能的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用高新技術和先進實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藝、技術和設備。
(3)制定和實施強化節能的激勵政策,研究制定鼓勵生產和使用節能產品的稅收政策以及節能型建筑的經濟政策。
(4)深化能源價格改革,形成有利于節能,提高能效的價格機制,重點是推進電價、熱價和天然氣價格改革。
(5)加大依法實施節能管理的力度,要完善節能的相關法律,并制定配套法規和政策。
(6)推行政府機構節能采購,充分發揮示范和帶頭作用。
(7)強化節能宣傳。
(8)擴大在節能降耗領域的國際合作。
3.參考答案
節約型社會亟須建立科學消費觀
當前社會中盛行的許多不健康的、甚至奢靡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正成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大阻礙,倡導和建立科學消費觀已是當務之急。
隨著社會物質財富的積聚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的消費心理和消費方式也在發生變化,適度和時尚的消費行為被人們所接受,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但生活中,與科學生活方式相悖的不健康消費,超越現實條件、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費,斗富擺闊的奢靡消費,過度包裝的蓄意浪費,則與建設節約型社會格格不入。而在這些消費行為中,“大款”與“公款”充當了不好的角色,并給青少年的消費心理和行為帶來不良影響。
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的消費模式,是建立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識之士認為,要在全社會建立科學的消費觀,大力倡導合理消費、適度消費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特別是在服務行業、公用設施、公務活動、住房、汽車及日常生活消費中,逐步形成與國情相適應的節約型消費模式。
建立科學的消費觀是一件事關社會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各級領導干部和所有公務人員要率先垂范。官員的消費行為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具有極強示范作用。領導干部消費樸素適度,圍著官員的大款們想花錢也找不到對象;公款消費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其次,建設節約型社會文化。通過教育宣傳,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從我做起,樹立節約意識、倡導節約文明,讓節約成為每個公民一種健康科學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營造濃厚的節約資源社會氛圍。
第三,制定和實施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保障機制。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構建節約資源的技術支撐體系;深化改革,建立節約資源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最為重要的是加強法制建設,完善節約資源的法律法規體系,使科學的消費觀得到充分尊重和發揚光大,不健康的、畸形的、奢靡的消費觀受到應有懲戒和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