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各省公務員考試 |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安徽 |
福建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河南 | 河北 | 湖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新疆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黑龍江 | 遼寧 | 吉林 | 內蒙古 |
山西 | 寧夏 | 青海 | 深圳 |
《申論》標準預測試卷(三)參考答案
1.【答案提示】
據聯合國最新統計數字,中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已突破合理限度。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發展是造成貧富差距擴大的直接原因。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建立也促成了貧富差距的擴大。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再一味地把“效率優先、兼顧公平”作為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而應該兩者兼顧,同時推進政府職能由“經濟建設”向“公共服務”的轉變,進一步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共同富裕。
因此,關注社會公平問題,重在建設機會公平和過程公平的社會,使每個人都能夠平等地獲得發展空間,嚴厲打擊借改革之名非法獲取財富的行為。而縮小貧富差距,不應是進行新一輪的剝奪與瓜分,而是重在提高二次分配能力,通過各種社會保障措施使貧困者獲得必要的國家救助,同時積極鼓勵“第三次分配”機制的形成,為富裕者進入社會救濟領域提供合法渠道,例如允許私人建立各種非營利性基金會、鼓勵富裕者介人各種形式的慈善事業等等。
社會公平與正義,是長治久安的基礎。隨著貧富差距的擴大,也隨著溫飽問題普遍解決以后人們權利要求的更加迫切和明確,社會公平與正義問題正上升到一個突出的位置。中國傳統上有“均貧富”的文化沖動,現實中必須避免把它當成一種政治選擇,必須從現代政治智慧中尋找實現社會公平、縮小貧富差距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