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9年國考申論范文:精準扶貧篇匯總
打造貧困地區改革發展升級版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貴州畢節試驗區的改革發展。2014年5月,習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希望試驗區進一步深化改革,銳意創新,埋頭苦干,同心攻堅,努力實現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為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闖出一條新路子,同時也在多黨合作服務改革發展實踐中探索新經驗。”新形勢下,畢節試驗區要闖出新路子、探索新經驗、打造升級版,必須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轉變、轉型、轉移、轉化。
以“轉變”為先導,凝聚升級共識。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打造貧困地區改革發展升級版,必須注重轉變思想觀念,以建設“實干作風、奮斗精神高地”為統領,著力破除固步自封、怨天尤人的思想,摒棄消極依賴、坐等靠要的行為,消除怕擔風險、為官不為的作風,真抓實干,匯聚起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正能量。注重轉變發展理念,以創新發展解決動力不足問題,以協調發展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以綠色發展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以開放發展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以共享發展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注重轉變政府職能,管好公共資源、公共資金、公共權力、公職人員,堅持以行政權力“瘦身”為市場主體“強身”,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以“轉型”為關鍵,明確升級目標。畢節作為全國“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必須努力實現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為此,要推動經濟增長轉型,以建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高地”為目標,守住增長速度、人民收入、貧困人口脫貧、社會安全四條底線,堅持把科技含量調高、把行業龍頭調強、把新興產業調好、把單位投入產出比調優,既盤活經濟存量,又做大經濟增量。推動產業發展轉型,推進“煤、電、煙”轉型升級,突出水、火、風、光“四電并舉”,促進傳統產業生態化、特色產業規模化、新興產業高端化。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轉型,以建設“生態保護、綠色發展高地”為引領,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打好“生態牌”,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以“轉移”為突破,筑牢升級平臺。近年來,交通事業快速發展為資源要素集聚和優化配置創造了良好條件。要抓好產業轉移,主動承接東部沿海地區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生態新興產業轉移。抓好人力資源轉移,深入開展“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十百千”人才評選工作,緊扣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精準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以畢節職教城為龍頭,發展壯大職業教育體系。抓好創業就業轉移,發揮180多萬人常年在外務工的優勢,推進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引導返鄉農民工創辦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
以“轉化”為支撐,增強升級動能。外部支持是貧困地區改革發展的有利條件,用好這些條件必須善于抓好轉化。要抓好機遇轉化,圍繞建設“對口幫扶、多黨合作高地”,擦亮試驗區這塊“金字招牌”,把發展機遇轉化為具體項目和內生動力。抓實項目轉化,正確處理“多爭取”與“善落實”的關系,善于把中央、國家部委、各民主黨派以及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措施轉化為引領發展的項目和資金。抓緊動能轉化,充分發揮引進博士、碩士及發達地區優秀人才和鄉鎮“第一書記”的作用,暢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流動渠道,形成改革發展的強大動能。
本文源自《人民日報》 作者:陳昌旭(貴州省畢節市市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