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范文:倡導優良家風 共建和諧社會
“古人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優良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凡文人志士,無一不將家風視為家庭建設的一部分,為后人之言行樹立標桿。但至今日,家風這種優良的文化卻逐漸被人們淡忘,辱罵老人、輕師叛道等道德品質低下的現象處處可見,不僅威脅個人成長,危害家庭幸福,也敗壞社會風氣。因此,我們必須重提家風建設,修身齊家,然后才能平天下。
優良家風是個人成長的價值導向。《論語》有云:不學禮,無以立。家庭是人成長的地方,而良好家風則為人們提供精神動力和價值取向。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給人們的影響毋庸置疑,只有時刻受到良好價值觀的熏陶,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孟母三遷,良好的家風教育引導孟子苦讀詩書,終成一代圣人;岳母刺字,良好的家風教育引導岳飛精忠報國,終得名垂青史;傅雷家書,良好的家風教育引導傅聰勤學刻苦,練就鋼琴名家。優良的家風在一個人的成長歷程中充當著向導的角色,影響著人生目標的確立、意志品格的養成。重視家風教育,才能更好引領人們實現人生價值。
優良家風是家庭和睦的重要保障。人們常說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是一家興旺甚至一國興旺的前提,而家庭和睦離不開優良家風的時刻引導。在一個家庭中,倘若人人目空一切,不知勤學、不知修身,家庭就會成為社會渣滓的培養皿,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絆腳石。一代明臣曾國藩留有數百封家書,無一不是他對家庭和睦、兒孫學業的殷切期盼。曾國藩嚴以修身,寬以待人,勤學向上的寶貴品質也傳承給了曾家子孫后代妯娌和睦、兄友弟恭,人人有所建樹,曾家的優良家風功不可沒。如今我輩得見《曾國藩家書》,應該珍惜這筆精神財富,時刻傳承,共建和睦家庭。
優良家風是社會和諧的基礎鋪墊。常言道: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家禮讓,才能形成一國禮讓;一家安定,才能一國安定;一家和諧,才能一國和諧。我們要在全社會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千家萬戶的先行,倡導社會和諧,優良家風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建設。清朝二品大員張英,在家人和鄰居因宅基地發生糾紛時,修書一封“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了深受感動,自讓三尺,鄰居也覺得慚愧,也讓三尺,形成“六尺巷”美談。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只有家家戶戶形成良好家風,才能形成良好社風、鄉風,從而助力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和學校一樣,承擔著育人的重要責任,良好的家風可謂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它潛移默化,又無處不在。傳承優良家風,引導個人場長,促進家庭和睦,進而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傳承優良家風,才能為新時代更美好的明天添磚加瓦。
相關推薦:
2019國考申論備考:必備名言警句50條
2019國考申論熱點:習近平改革“喻”言
2019國考申論熱點素材: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2019國考申論熱點:將近視率納入政績考核
2019國考申論范文:讓農民工不再為租房而憂傷
公務員申論范文:應站在醫學專業角度界定假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