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說:“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古人尚且知道如此,然而,北大弒母案、復旦大學投毒案等問題一次又一次在警醒今人加強德育建設的重要性。美德不僅是人立業之本,更是強國之基。唯有注重道德建設,弘揚社會正能量,國民素質的提高,大國夢的實現才指日可待。
加強道德建設,弘揚社會正能量,要以自律為出發點。在北大弒母案中,我們不難發現吳謝宇雖為高智商高情商,但是其缺乏一定的規則意識。人們常說“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倘若人才缺乏德行,沒有規則自律意識,那么他們在做人做事過程中極容易投機取巧,觸犯法律的底線,最終不僅是自己陷入深淵,更會給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帶來致命打擊。嚴格規范自身言行舉止既是覺悟、也是義務,道德大廈的建設需要從自律開始。只有人人修身自律,躬行實踐,才能積小流而成江海,積小善而成大德,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目標才能真正實現。加強道德榜樣的宣傳,辯證吸取中華傳統傳統道德精華,去其糟粕,才能適應當今社會,提高中華人民的整體素質。
加強道德建設,弘揚社會正能量,需以學校教育為關鍵點。“扶正祛邪、懲惡揚善”,外在的道德規范內化為人們的行為自覺,學校的教育方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校不僅是教授人知識的地方,更應是傳遞德的場所。然而,我國高等學校教育仍然是故步自封的應試教育,片面注重填鴨式教學,培養出一批又一批高分低能者,甚至是道德缺失者。北大學子弒母案之所以讓人如此震驚,根源就在于天之驕子居然德行如此敗壞,倘若學校教育方式不改變,我國教育體系不調整,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是知識的累積者,那么社會的發展走向將不堪設想。顯然,當務之急是要加強道德建設,學校教育更應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必修課。弘揚道德模范先進事跡,提高從善的信心,使整個社會的道德基石更加堅實穩固。
加強道德建設,弘揚社會正能量,需以家庭教育為落腳點。人們常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起著示范榜樣的作用,家長的管教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成才。然而,不幸的是,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將自己無法實現的愿望強加在孩子身上,對孩子的管教過度嚴苛;還有的家長片面注重孩子分數,而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毫不在意,最終導致孩子出現叛逆逃學,精神抑郁多種問題。諸多問題無不折射出我國家庭教育方向的偏差,家長的錯誤觀念更是讓孩子無法成為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這不僅是一個家庭的悲劇,更是國家人才資源的巨大損失。那么,若想培養出道德能力兼優的高素質人才,家長就要知識、品德兩手都要抓,而且兩手都要硬。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人類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談談道德方面的事情,無靈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價值。”道德建設,必須“內”“外”兼修,使自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進而培養出真正優秀的人才,保證社會道德的列車行駛在正常的軌道上。
相關鏈接:
相關推薦:
公務員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 公務員考試經驗 | 面試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