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意 事 項
1.本題本由給定資料與作答要求兩部分構成。考試時限為180分鐘。其中,閱讀給定資料參考時限為50分鐘,作答參考時限為130分鐘。滿分100分。
2.請在題本、答題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并用2B鉛筆在準考證號對應的數字上填涂。
3.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指定的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的作答無效。
4.待監考人員宣布考試開始后,你才可以開始答題。
5.所有題目一律使用現代漢語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監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考生應立即停止作答,將題本、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翻過來留在桌上,待監考人員確認數量無誤、允許離開后,方可離開。
嚴禁折疊答題卡!
給定資料
1、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藝創作迎來了新的春天,產生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同時,也不能否認,在文藝創作方面,也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著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單純感官娛樂不等于精神快樂。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文藝工作者要志存高遠,隨著時代生活創新,以自己的藝術個性進行創新。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營造積極健康、寬松和諧的氛圍,提倡不同觀點和學派充分討論,提倡體裁、題材、形式、手段充分發展,推動觀念、內容、風格、流派切磋互鑒。
習近平指出,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必須有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名家。我國作家藝術家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文藝工作者要自覺堅守藝術理想,不斷提高學養、涵養、修養,加強思想積累、知識儲備、文化修養、藝術訓練,認真嚴肅地考慮作品的社會效果,講品位,重藝德,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職業操守、良好的社會形象、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贏得人民喜愛和歡迎。
習近平強調,各級黨委要把文藝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貫徹好黨的文藝方針政策,把握文藝發展正確方向。要選好配強文藝單位領導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備、能同文藝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放到文藝工作領導崗位上來。要尊重文藝工作者的創作個性和創造性勞動,政治上充分信任,創作上熱情支持,營造有利于文藝創作的良好環境。要通過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體制,形成不斷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動局面。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文藝評論工作,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品,倡導說真話、講道理,營造開展文藝批評的良好氛圍。
2、當前,國內電影市場空前活躍、資本滾燙、票房高企,國產影片數量、觀影人次和銀幕數不斷打破紀錄,尤其是2014年前9個月的電影票房已超過2013年全年票房總數,“十一”黃金周全國票房超過10億元人民幣,創國慶檔歷史新高。文學領域也空前活躍,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網絡文學等文學樣式滿足讀者的各種需求,帶動著圖書出版行業迅猛發展,尤其是首家“24小時不打烊”的三聯書店的出現,為倡導全民閱讀點燃了城市靈魂之光。此外,動漫、美術、舞臺藝術等藝術門類也產量豐沛,源源不斷地為人們提供豐富的精神文化食糧。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文學藝術行業迎來了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
然而,高速發展難免泥沙俱下,文藝界被資本“綁架”的案例頻頻出現,市場繁榮背后暗藏著文化粗俗浮躁、價值觀念歪曲、靈魂空洞冷漠的隱憂。比如,藝術行業的資本跨界融合風生水起,但能獲得業界和市場雙重好評的精品卻為數不多;一些從業者在金錢面前步步妥協,將文藝創作無保留地交付給了市場,制造出一批失去文化內在肌理,無誠意、無水準、無品位的“三無”產品;一些知名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感和文化底線也在商業裹挾中節節失守,異化為消費主義時代的螺絲釘;美術界也受到投機性資本的利誘,包裝某位不入流的所謂藝術家,創作水平低劣的“偽作”以次充好,擾亂了整個行業的秩序……這些簡單以GDP論英雄、用金錢主導一切的逐利行為,與其說是在為文化產業添磚加瓦,不如說是在破壞文藝的純潔屬性,必須引起警示。
文藝之本性崇尚的是個性化創造、差異化呈現其百花齊放、獨立卓越的精致之美,但時下有些從業者卻反其道而行之,使文藝界盛行一種熱衷于抄襲模仿、跟風扎堆、快餐式消費的不正之風,其中影視行業可謂重災區。
由于缺乏原創力,一些電視綜藝節目或熱衷于引進海外版權,或靠放大娛樂要素、放松倫理底線、惡搞低俗趣味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電視劇創作受到一窩蜂趕潮流的“從眾”心理影響,扎堆現象屢現,歷史劇、諜戰劇、抗戰劇、宮廷劇等風潮此起彼伏,導致行業處于產量不低、精品不足的尷尬局面。一些國產影片質量欠佳,缺乏新意,卻能“反彈琵琶”,靠審丑、掐架的病毒式營銷手段制造賣點,利用與當下熱點貼近的“話題戰術”,無孔不入地轟炸觀眾的眼球和耳朵,實現其票房飄紅的終極目標。
對原創的追求、對現實的觀照、對人性的思考,才是文藝作品的要義。然而,由于走鎖定一群狂熱粉絲、制造一堆花邊話題、跟著別人成功范例之后模仿等捷徑就能輕松賺大錢,長此以往,文藝創作將變得越來越不需要原創力和專業性,“賺了錢就跑”的投機者和“一錘子買賣”將越來越多。到那時,“非職業化”的玩票行為將比比皆是,很多作品會只有制作,不見創造,堅守文化藝術的理想和情懷將被人慢慢遺忘。可見,通過不正當的競爭手段以掠奪方式攫取的所謂成功不僅不值得炫耀,反而容易透支公眾的信賴和對優質作品的期待,不公平的競爭最終將使那些有誠意、負責任和有文化堅守的文藝工作者越來越少,導致劣幣驅逐良幣。
文藝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須自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憂患著人民的憂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對人民,要愛得真摯、愛得徹底、愛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道理,深入群眾、深入生活,誠心誠意做人民的小學生。藝術可以放飛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腳踩堅實的大地。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應該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生活,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美善戰勝丑惡,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
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能不能搞出優秀作品,最根本的決定于是否能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要虛心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要始終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樂傾注在自己的筆端,謳歌奮斗人生,刻畫最美人物,堅定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優秀的文藝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我們社會主義文藝要繁榮發展起來,必須認真學習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藝。只有堅持洋為中用、開拓創新,做到中西合璧、融會貫通,我國文藝才能更好發展繁榮起來。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最新資訊、職位表、真題答案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