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閱讀 “給定資料4”,談談你從英國倫敦、美國波士頓的產業創新發展中能獲得哪些啟示。(20分)
要求:
(1)緊扣材料,重點突出;
(2)觀點明確,語言簡練;
(3)不超過350字。
【參考答案】
英美兩個城市的發展案例給了我們如下啟示:
第一,要聚集豐富的人才資源!2分〕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機構;〔2分〕認真挖掘名校、科研機構、智庫機構的人才資源,為企業的創新活動提供人才和智力的支援和保障!2分〕
第二,要打造支持創新的支撐平臺!2分〕通過構建創新指導網絡將創新產品、創新工藝和創新服務的理念提供給中小企業,助推創新創業;〔2分〕通過推動大學、研究所和企業的合作和知識轉移,促進企業的創新活動;〔2分〕通過創新產業集群和完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為企業和個人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2分〕
第三,要重視營造創新的意識和文化!2分〕通過創新意識的營造,打造創新和自由思考的社會氛圍;〔2分〕通過大力發展和提高城市創新品牌,宣傳、溝通城市創新戰略目標和愿景,提升市民創新意識,營造創新文化,促進創新活動!2分〕
五、“給定資料5”劃線部分寫道:“‘雙創’的意義,其實并不只在于發展之道,還有公平之道。”請結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聯系社會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選角度,見解明確、深刻;
(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3)思路明晰,語言流暢;
(4)總字數1000~1200字。
【參考例文】
以創新、創業來贏取個人的發展和社會的公平
“成長的煩惱”困擾著中國。無論是相伴城市化和工業化推進而相生的公平問題,還是以資源和人口推動的經濟增長問題,都讓我們步伐沉重。如何打破凝滯和沉寂,找到新的發展動力,不僅影響著當代中國,更關乎國家民族的發展和未來。
創新就是對現狀的重新思考,對命運的重新選擇。創業,就是通過對資源的整合,對價值的重新評估和構建。面對當前發展的問題,鼓勵創新和創業,就是謀新篇開新路,就是培養未來的發展動力,是在追求公民個體的夢想。同時,創新和創業精神還意味著顛覆,意味著整個社會公平正義的回歸。
創新和創業意味著政治治理常態的回歸。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社會創造價值,滿足民眾的需求,而“唯GDP”的政績觀,以凱恩斯主義為主導的經濟刺激觀,帶來的卻是價值的迷失和扭曲。創新,首先就意味著回歸常態,回到價值創造的原始起點。作為政府部門,解放思想的第一步,就是推倒舊有的思維套路,撥開種種價值判斷迷霧,回歸常識和常態。跳出原有利益格局,以長遠眼光制定政策、配置資源。十八屆三中全會意味著治理思想常態的回歸,這是政治治理的創新和創業。作為管理者,政府科學治理是創新創業形成社會潮流的前提,是中國社會步入真正發展大門的關鍵。
創新和創業是顛覆原有價值結構,建立富于生機活力的價值秩序和體系。作為新經濟的引擎,互聯網在催生一個個新產業的同時,也在顛覆和改造傳統產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互聯網+”,強調的就是這種顛覆和改造。真正的創新并非源于少數精英和自上而下的推動,而是一個基于大眾的、草根的、自下而上的全民創造進程。萬眾創新,就是生活在基層的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尋找產生變革發展的要素,激發出最活躍的思考力;大眾創業則是激發普通人的創業激情。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騰訊、小米,都是通過打破舊有的價值鏈條,用最有希望的方向來整合,構建嶄新的價值版圖。運用政策的力量推動創新和創造,帶來技術的變化和產業結構的變遷,是整個經濟社會的進步。
創新和創業打破原有的利益藩籬,在發展的基礎上重建社會公平。經濟社會腐敗源于結構固化,圈子文化泛濫,這些困擾和阻滯,鎖住了青年人奮斗的激情;而家庭的傳統和保守,也讓年輕人缺乏展翅高飛的機會。通過制度創新,打破社會資源的壟斷,則為民營企業開啟了發展的新航道;通過在社會上宣傳,激蕩起全社會的創業精神,就能讓有夢想的創業者找到發展的機會和資源,以奮斗精神開辟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當創業精神成為潮流,就能重新劃分利益格局,以發展求取公平。
發展中的中國正在接受歷史的考驗。將創新滲透到每一個社會階層,讓每個公民都積極思考“我”之于國家富強的意義,以興亡責任發揚中華民族的獨創精神,才能讓萬眾創新和大眾創業形成潮流,最終實現全面發展和繁榮。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最新資訊、職位表、真題答案等信息!
相關推薦:
2016國家公務員真題及答案專題※ 關注微信對答案 ※ 題庫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