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7國考《申論》模擬試卷答案(副省):社會治理
長按下面二維碼即可 |
長按下面二維碼即可 |
一、注意事項
1.本題本由給定資料與作答要求兩部分構成。考試時限為180分鐘。其中,閱讀給定資料參考時限為60分鐘,作答參考時限為120分鐘。滿分100分。
2.請在題本、答題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并用2B鉛筆在準考證號對應的數字上填涂。
3.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卡指定的區域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的作答無效。
4.待監考人員宣布考試開始時,你才可以開始答題。
5.所有題目疑一律使用現代漢語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監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考生應立即停止作答,將題本、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翻過來留在桌上,待監考人員確認數量無誤、允許離開后,方可離開。
嚴禁折疊答題卡
二、給定資料
1.據估計,我國現在有網民(包括手機網民)差不多有近6個億,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說現在的中國,差不多有一半的人都是網民。
計算機網絡已變成了一個開發和使用信息資源的信息海洋,它覆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網絡新聞、網絡游戲、網絡影視、網絡歌曲、網絡課堂、網絡文學、網絡聊天、網絡動漫、網絡短信等諸多網絡文化形態的出現及流行,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極大的改變。然而,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人們對網絡這把“雙刃劍”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
近年來,利用各種手段在網絡上行騙的人很多,其中,既有通過“釣魚”網站騙取他人銀行卡賬戶和密碼的行為,也有通過各式各樣掛羊頭賣狗肉的虛假網站行騙的,令人防不勝防。網絡謠言就像洪水猛獸一般侵蝕著社會誠信,即使很多網絡謠言沒有對社會及公眾造成太大負面影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會誠信風氣,浪費了人們的時間。有的違規、違法網站甚至在全國各地開辦分支機構斂財。電商、網購大行其道,買家的個人信息也“漫天飛舞”,一些不法之徒趁機非法牟利。30歲的犯罪嫌疑人劉紅波只有初中文化,她的男朋友是年長自己15歲的代檳。2009年7月,二人無意間發現有人在網上買賣個人信息,覺得這是個掙錢途徑,便合伙開設了北京龍江君威信息咨詢中心,開始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經營范圍”不僅涉及手機機主和車主的身份證信息、戶籍地址、手機通話清單,甚至還能定位手機所在地。
2013年1月,針對某軟件公司誘導網民安裝其軟件,通過不兼容、難卸載等方式阻止網民安裝其他同類軟件產品,并同時誘導用戶刪除競爭企業的軟件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北京市工商管理部門約談了該公司并給予其行政告誡。
據了解,1993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造成競爭對手損害的,應承擔賠償責任。然而,互聯網企業各種不正當競爭行為侵害的客體不僅是“競爭對手”,更是廣大網民。如軟件公司用推薦誘導、默認同步安裝甚至偽裝成微軟官方補丁等方式,將旗下產品強行安裝至網民電腦中,通過默認設置、強制升級等方式,修改用戶的瀏覽器和主頁設置。
“針對互聯網行業中存在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舊的法律已無法適應,暴露出執法手段不足等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施杰說,執法力度偏輕,也導致部分企業為獲取高額利潤愿意接受罰款和處罰的現象,無法遏制違法行為。
2.儒家的傳統一向強調“慎獨”的概念,《大學》和《中庸》中都有關于“君子慎其獨”的闡釋,大意是人在獨處、無人監督的時候也應當嚴于律己,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不被有違道德的欲念所支配。然而,在這樣一個拿著手機就能上網的時代,人的網絡行為確實是太“獨”了。只要你自己不說,沒有人知道你是誰,沒有人知道你一秒鐘之前瀏覽過哪個網頁。再以網絡謠言事件為例,也許正是因為很多人不能做到“慎獨”,謠言的傳播范圍才會不斷擴大。正如蕭伯納所說:“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都隱藏著一匹脫韁的野馬,如果不去勒緊韁繩,時刻都會有大禍降臨。”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也是一樣的道理。一味玩弄噱頭、盲目追求所謂的眼球效應、刻意炮制聳人聽聞的“賣點”,這些做法會惡化社會風氣、違背社會公正乃至影響社會穩定,到頭來,對網站自身的運營和發展也終將造成巨大的傷害。
瀏覽網頁時,含有廣告的小窗口接二連三跳出;隨著鼠標移動,被迫閱讀廣告,影響上網速度,甚至一不小心就自動跳轉到色情網站……這讓很多網民頭疼不已。雖然一些法律法規對網絡廣告有所涉及,但未給出明確的判定和處罰依據。
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的五年級學生康力,在上網查找課業資料時,常常遇見無端彈出的低俗網絡游戲、網上色情產品等推銷頁面。母親甘女士面對孩子提出的疑問,不知如何解釋。“我只能讓孩子關掉頁面。事實上,我最擔心的是,孩子瞞著家長進入這樣的網頁。”甘女士說。
曹女士的女兒今年初一,她擔心手機網絡環境的危害。無線WAP網站充斥著大量惡俗的圖片和視頻。“如今,很多公共場所提供無線網絡,暑期兩個月時間,孩子會不會點開這些主動跳出來的鏈接,會不會因為謠言走偏價值觀。”曹女士憂心忡忡。
“最可怕的是,這些網絡廣告和所鏈接的暴力、色情等信息,嚴重影響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如同‘網絡毒品’一般無孔不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科研局副局長朝克說。據統計,我國19歲以下的網民約占網民總數的25.7%,學生是網民構成的最大群體。根據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最近發布的《中國網民安全上網研究報告》顯示,18歲以下的人群接觸過色情信息的比例為38%,約15%的未成年人在遇到色情網頁后會進入瀏覽。“政府應加強網絡文化建設,用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向他們提供文化產品,引導網民正確、合理地使用網絡。”朝克表示,互聯網發展不能脫離文化之根。“‘美麗中國’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也是精神上的,還網絡一片凈土,這是全社會的責任。”